■刘忠诚
本报讯 今年以来,涟水县交通运输局聚焦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发展,在盐河航道环境整治方面迈出新步伐。
盐河航道全长91公里,其中涟水段51.36公里。盐河航道2014年完成“五改三”后,通航能力大幅提升。由于近几年船舶流量不断增长,航道承载负荷相应加重,部分航段出现水土流失和航道淤积现象,局部航道水深不足,对船舶安全快捷通航形成制约。为改善航道环境,提升通行保障能力,县交通运输局结合开展交通干线“五项行动”,制定了辖区航道整治方案。县航道站积极组织开展航道养护疏浚工作,去年12月启动盐河航道下游段航道疏浚工程,总投资1200万元,施工范围为朱码二线船闸至平安河桥段,维护里程26.1公里,计划疏浚土方61万方,并在沿岸设置4座航标。截至目前,已完成施工区域土方围堰、施工围档、安全警示标识设置工作,施工船舶设备调试基本就绪,即将进入正式挖泥作业阶段。工程预计今年11月完工。针对盐河时码段存在的航道边坡坍塌的问题,涟水县航道站及时向省市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并争取维修资金,目前时码段边坡抢修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招标,项目投资240万元,工期两个月。两项养护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将极大地改善航道通行条件和环境,促进全县水上运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和航道淤积,对保护岸坡稳定具有重大作用。
今年,该县航道部门将继续秉承“建养并重、以养促建”的思路,积极推进航道养护质效兼优,健全养护标准化体系,抓好日常养护和专项养护疏浚,重点做好航道汛期、枯水期及高温严寒等特殊时期的养护管理,全面提升主动预防和养护效能,努力实现干线航道通航保证率达95%以上、船闸通航保证率达98%以上、航标正常率达99%以上目标。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实施辖区盐河航道养护疏浚工程是落实“交通强县”战略、改善涟水整体环境的需要,有利于提升盐河航道通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沿线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盐河“黄金水道”功能。该局将以航道养护疏浚为契机,持续推进盐河港区、朱码船闸段、水上服务区等重点沿岸设施景观提升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力打造美丽航道。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