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书者庄辉□ 刘季

1986年暮春,我去清河区文化馆报到,见到的第一个同事就是庄辉。彼时听老馆长介绍,这是写书法的庄辉,你暂时和他在一个办公室,以后再调整。

庄辉正在一堆旧报纸上写字,抬头看我一眼,继续。所谓办公室,不过十多平米。彼时年轻也气盛,文化馆这样的单位个个是能人。谁都心知肚明。在后来同事的八年间,我们大多时间在一个办公室,热闹是有的,但也各怀心思。那年月学习氛围尤其浓厚,他随书法神游,我入文学苦思,他看我的诗歌如同我看他的书法。各有各道,都在努力。年轻,有未来和力量。

在文化馆八年,后来我调到新闻单位,不久,庄辉也离开文化馆到区画院任职。偶有消息也多是他的书法作品获奖或展览。

认识庄辉三十多年来,知他北上南下,拜师学艺,从未懈怠,在各种场合他乐意说他的作品也乐意听对方的建议。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到北大进修后书艺猛然间上了一个台阶,通透和广阔起来,不再拘泥于大家之书的具象,而是发乎于心,把“我心”融入笔墨之间。近几年,庄辉更是四上新疆,大漠辽阔,天地无垠,心有明月,方可看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是一种苦学之后的开悟——所谓艺术源自内心,也必定要回归内心。无论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先贤们的哪一帖不是千山万水走遍?哪一笔没有亲友间的悲欢离合?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第一次近距离看庄辉书法作品展,就被眼前这幅十八米长一米八高的巨作《运河之都赋》所震撼。大草,全文402字,站在这样的书法作品面前,如我等这样的外行,依然能感到白纸黑字间那种狂风骤起,千里长河,或奔涌,或遇阻,芦苇萧瑟,春雨霏霏………狂放中笔墨连绵,气韵悠长。真正契合了此文作者荀德麟先生的文本气韵:淮、泗之会,漕河之中……挽五水而共舞,偕百城以竞荣……燃灯灿星河,呵气化流霞……

如此宏阔巨作,不仅考验书者的体力,更考验书者精神的丰盈和刚劲,所谓下笔如有神,笔墨之间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对笔墨的情意,而不仅仅只是某种功力。且看:开篇第一字:淮,402字的第一笔为水,从这一滴水开始,书法家在自己的运河上启航。撇似蛟龙,捺似浮云,点似火苗,枯时惊心,重时动魄,待千帆过尽,最后一字落笔在“游”字。有水有人,不是消遥是逆流而上。游,更像一条船,船上的人手握双浆……

二百多幅作品,四十多年的墨迹,小楷如小珠切切,大草如乱云飞渡,寂静中暗藏雷霆万千……中国汉字之大美实在令人胆怯,唯有敬畏!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