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
本报讯 今年以来,唐集司法所联合辖区各村,完成对268户未脱贫建档立卡户中52户分户家庭逐一走访,组织并见证分户子女、出嫁人员与家中长辈签订赡养协议。
农村地区分户老人由于年龄普遍较大,身体素质较差,收入来源较少,一直以来是建档立卡户脱贫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唐集司法所主动发挥自身职能,与镇扶贫办、相关村委会工作人员一道,主动下沉到52户农户家中,广泛宣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成年子女对赡养扶助父母义务的相关规定,各分户子女、出嫁人员对宣讲内容均表示认可并接受。结合地方实际,各村对赡养协议的内容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加以约定,要求分户子女和出嫁人员每人每月给付每位被赡养人不低于300元现金或等价物资,承担被赡养人相应部分医疗费用等其他开支,对被赡养人每年不少于一次陪伴等。
据该所负责人介绍,在所调查分户家庭中,子女都能够积极履行赡养老人法定义务,但如何赡养老人,以什么样的标准赡养,一直以来是一个空白。在日常生活中,分户子女大多是凭自己的孝心,在经济与物质方面向长辈履行该义务。通过以村规民约的方式将赡养义务的相关细则加以约定,是对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传承,也可以让老人消除物质生活缺乏的顾虑,还能够有效弥补因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而引起的情感世界的欠缺,让老人安享晚年,同时也是司法行政部门主动担当、服务脱贫攻坚的积极探索。
下一步,该所将向所有建档立卡户家庭推广签订赡养协议的做法,联合有关部门每年开展一次“孝子”评选活动,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不断加以发展、传承。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