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丁玉婷

日前,记者如约来到清河养老护理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民间艺术家华禹谟老人的房间。当推开房门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是挂满墙壁的字画,整个房间弥漫着书香气息。此刻,华老正坐在书桌前欣赏近期创作的作品,看到记者来访,随即起身指着墙上的字画作一一介绍。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和人物等艺术作品,无一不彰显出华老的洒脱与率真。

今年85岁的华老,精神抖擞,只是听力有所下降。“退休后,为丰富晚年生活,我便在文庙租赁了一间门面,取名‘拙味轩’,与一群情趣相投的老友写诗作画。子女们平时忙于工作,为了不让他们分心,去年,我住进了清河养老护理院,生活更加方便了。这儿地理位置优越,坐落在石塔湖旁;服务也比较贴心周到,感觉跟在家一样舒适。”华老开心地说。

除写诗作画外,撕纸则是老人最大的喜好。在创作中,华禹谟老人以手为刀,以撕代剪,无需笔墨、刀剪,白纸(哪怕是废弃的画报、挂历)一张、浆糊一瓶,经他一双灵巧的手稍作加工便可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撕成的精美图画,或山青水秀、或人物走兽、或龙飞凤舞……30多年间,华老撕出上千幅撕纸画,不拘泥于形式,不照样模仿。“我不是学院派,只是一个民间草根,撕纸创作也是半路出家。”提及自己的艺术创作,华老平淡地说。

在华老的房间,记者被一幅装裱精致、美观大气的书法作品深深吸引,华老称这一作品花了几天时间才完成。华老说,平时写写字、看看书,有时翻翻旧色纸的边角碎料,随手撕下,略作加工,便可创作成自己心仪的作品。没想到,这一小小的喜好,竟让自己每天如此充实。

华老除了在撕纸方面具有较高造诣外,还热衷创作与演出扬州评话、小品等,并多次在全国及省市级文艺汇演中获奖,先后获得“淮阴市首届文学艺术大奖”“省老年文艺调演二等奖”……此外,华老还热爱武术,并曾于上世纪60年代在上海徐汇区一举夺得长拳和短兵器两项冠军。这么多的兴趣爱好,朋友们都戏称他为“杂家”。

在记者采访快结束时,华老还即兴表演了一段扬州评话。

华禹谟,1935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65年以后定居淮安市,从市通用机械有限公司退休。他曾担任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现为市曲协顾问、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市文联委员、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华禹谟自幼酷爱文艺,尤其对书画艺术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1987年7月,他偶然观赏了原淮阴市群艺馆举办的一次剪纸及撕纸艺术展后,便开始尝试撕纸画创作,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逐渐形成自己的撕纸流派。华禹谟在创作时,利用原有纸色构思,借鉴“树根雕”“玉器巧雕”等表现手法,既可撕画亦可撕字,既可撕黑白作品亦可撕彩色作品。1987年底,华禹谟在清河文化馆首次举办个人撕纸艺术展。1991年3月,他首次回故乡扬州举办个人撕纸艺术展。扬州市著名书画家、“艺坛四老”李亚如、魏之桢、王板哉、李圣和观展后,分别为华老题词,并给予高度评价。 多年来,华禹谟已在淮安、扬州等地举办十多场撕纸艺术展,许多资深学者都认为他的撕纸画“创新而含传统古意”。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