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淮安区水利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 江凤玉 李育飞 张志荣

为策应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淮安区水利局将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村脱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累计投资18.82亿元,实施10类35项水利工程,农田基础设施、农民饮水安全、河道水生态环境得到大力提升和改善,以强有力的水利工程建设助推农村脱贫致富。

水利实现大投入

自2016年以来,全区实施了农村区域供水、茭陵一站引河治理、黄河故道治理、黄河故道二期、灌区节水改造、规模化示范节水、农村小型桥梁、农村河道疏浚、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千亿斤粮食产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防汛急办、水环境整治等10类共35项工程建设任务。通过工程措施的实施,全区农村防洪排涝能力明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全面解决,农村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区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达到83.2万亩,农田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80%以上,旱涝保收田7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68万亩,农村水利现代化率达90%,基本建成了“涝能排、旱能灌、渍能降”的农村水利安全保障体系。

河湖长制见成效

淮安区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问题导向,以河湖系统治理和“三乱”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突出流域性骨干河湖的综合治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千万”工程长效管护相结合,河长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京杭大运河、里运河、总渠等重要骨干河道“三乱” 现象得到有效治理,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拆除砂石货场码头124处,关停污染企业5家、清理乱耕乱种200余处近150亩,省、市河湖长交办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3%,在全市领先;协调推进生态样本河道建设,完成萧湖、月湖、复兴东干渠、乌纱干渠、新一支渠等10条样本河道打造,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组织编制16条重要河湖“一河一策”行动方案,开展各级河湖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有效提升全区河湖管理水平,维护河湖健康生态,农村水环境持续向好。

农村饮水得保障

淮安区利用三年时间、总投资12亿元实施的区域供水工程,2017年在全市率先全面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供水的目标。探索科学化运管模式,对农村供水生产、管理、运营、巡查实行一体化管理,及时高效解决农民饮水问题。水源地保护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地保证了供水安全。为巩固区域供水成果,提高供水保障,淮安区全面启动区域供水二期工程,计划今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水利改革有效益

淮安区全面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全面纳入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千万”工程,强化考核督查,水利工程完好率不断提升。全力推进农村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在2017年改革试点的基础上,2018年在渠南灌区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推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改革任务53.34万亩,农业水价改革工作在全市领先。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管理规范,管理面积达100%,完成325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安装和改革区农业水权分配,年节约2875万方,有效的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水生态环境大改善

统筹整合涉农水利资金,集中连片建设,将水工程、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纳入工程建设方案,集中打造水美镇村。截至2018年底,全区建成省级“水美乡镇”3个、“水美村庄”14个,农村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不断改善和提升。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