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哪里有党员 哪里就有课堂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 讯 员 王 勉

本报讯 今年来,苏淮高新区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往年冬训活动开展不经常、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创新冬训活动载体、丰富冬训活动内容,切实推行党员冬训“五微”模式,从小处着手、从实处抓起,以微见大,助力非公企业党员冬训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微指导”帮学。自非公企业“创五星争四强”党建引领工程创新实施以来,园区选派机关党建指导员43名挂钩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一对一深入企业党支部开展党员冬训指导,全程对非公企业党支部冬训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帮助。自党员冬训开展以来,43名党建指导员先后深入企业支部累计90余次,对非公企业党员冬训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微选题”导学。针对园区企业的特点,在冬训内容上,采取训前调研、企业党组织书记反馈和征求党员职工意见的方式选定课题,从企业党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掌握的技术、技能入手,推出“菜单式”选学、大课题分解等模式,设置企业安全生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非公企业党建等近10个选题,把“讲什么听什么”转变为“要什么学什么”,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冬训教育的吸引力。

“微课堂”领学。园区组建一支由安全、环保、经发、科技、党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冬训宣讲队,把企业需要的知识、技术和政策带进厂区、车间、工地,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与学习教育之间的矛盾,把集中授课与座谈讨论结合。针对企业特点,通过把课堂设置到企业内部,送学上门、结对帮教等形式抓好学习培训,先后为企业开设60余次“微课堂”,力求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冬训课堂。

“微载体”助学。为切实解决企业党员因生产任务重、“三班倒”,学习时间难保证、参加党组织活动时间难统一等问题。园区推出以“学习强国”APP+“苏淮高新区发布”公众号+“非公企业党建交流”微信群+“基层党建服务”QQ群的“四合一”微载体,打破非公企业党员职工学习时间、空间限制,着力保证党员受教育率。把学习理论知识的主题变成党员日常交流的话题,将“大道理”通过“微载体”入心入耳。

“微服务”践学。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抓手,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依托“党员+志愿者”模式,划分党员责任区,深入开展非公企业党员“微服务”活动,党员通过亮身份、勤履职,主动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通过“我为企业献一策”等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创新力,同时积极组织“企业结对共建”活动,让企业党员深入村居、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解决百姓身边的小事、实事和难事,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0余次,服务群众近200人次,为群众送去党组织温暖,使党群关系更加和谐。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