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狗心 □ 吴佳骏

这个小家伙,是母亲捡来的。一身的黄毛,故大家都叫它小黄。它从远处朝我跑来,好似风裹了一蓬飘落的银杏叶子在打旋。每次回村,都是它来迎接我,邀功似的,摇着尾巴。舌头伸得老长,在我裤管上舔来舔去。还不断提起两条前腿,试图蹦到我怀里来。这样欢快一阵,又跑开了。嘴上叼一根被风吹落的干树枝,或是菜地里的一片青菜叶;躲进屋檐下的柴草堆,继续它的玩耍和守候。迎接我,只是它生活中的一个仪式而已。

我不在家的日子,它也这么迎送我父亲。

父亲在离家几公里外的小镇码头开了家药店,每天早晨,只要父亲挎起药箱,小黄就知道他要走。一直尾随其身后,寸步不离。父亲走一步,它也走一步。有时,它还会跑到父亲前面。见父亲跟不上,它就先撒泡尿,然后,站在山路上等。待父亲要赶上它了,它又嗖地跑远了。最开始,它将父亲送至山路下的河流边,就站住了。望着宽阔的大河,两眼充满迷茫。父亲不知道它在思考什么,它也不知道父亲要到何处去。父亲赶时间,正要撑船掉头离岸。小黄如梦方醒,两腿不停地刨船舷。它想跟父亲一起走。父亲停下手中的桨,喊它回去,回家去。越喊它刨得越来劲儿,像个犟脾气的孩子。无奈,父亲奋力一划桨,船便离开了岸边。父亲一边划船,一边想着身后的小黄。但他没有回头看,他深知,心一旦软了,很多事情就难以做出决断。小黄大概是个急性子,它望着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眼泪都快出来了。那时,它已顾不得许多,也不管河里的水深水浅,后腿一蹬,跳进了河里,尾随父亲的木船追赶。那样子,很有些悲壮。父亲听到身后的狗叫声,一回头,见小黄周身湿透,目露凄楚,心都碎了。他赶紧掉转船头,将小黄捞上船舱。

从此,父亲总是对小黄心怀歉意。早上再出发的时候,他都要背着小黄走,不让它看见。可小黄的心又敏感得很,只要没看到父亲的身影,它就会四处寻找。屋前屋后,屋里屋外都要找遍。后来,或许是小黄意识到父亲故意不让它去送行,怕它独自返回时孤独,才懂事地守在家中,只在傍晚时分等候父亲归来。

小黄只要听到父亲的脚步声响起,就像一个打了兴奋剂的运动员,激动而亲切地朝父亲跑去,接他回家。就这样,小黄在迎接父亲中,走过了春秋和冬夏。父亲也在对小黄的歉疚和期盼中,一天天走向衰老。

在小黄之前,我们家还养过一条狗。体型比小黄偏大,也是一身黄色。我习惯性称呼它为大黄。大黄也是我们家的“贵宾”。尤其母亲,很心疼它。每次上坡干活,或是走亲戚,都要将它带上。有一次,母亲在崖边割草,不慎掉下了崖。原本躺在背篓旁打盹的大黄,见此情景,急得团团转。它将头伸向崖下,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试图将已经昏迷的母亲唤醒。但母亲没能听见大黄的呼唤。整个丘陵,静得只剩下大黄的叫声。母亲越是听不见,大黄就叫得越凶。直到嗓子都叫哑了,才引起在另一处干活的村邻的注意。几个人合力将母亲抬回家后,大黄才停止了叫喊。

康复后的母亲,对大黄更是充满感恩。凡有好吃的食物,都要分一点给它。大黄一得到母亲奖赏的食品,就会高兴异常。像幼儿园的孩子,领到阿姨发放的糖果或糕点。天气好的时候,大黄喜欢躺在院坝里的柿子树下晒太阳。晒暖和了,身上的虱子就会咬它。这时,大黄总会抬起后腿,去挠自己的肚子。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很像一个蹩脚的杂耍小丑。

可不幸的是,有一回,大黄外出玩耍,误食了别人投放的“爆蛋”(一种专门炸狗的炸药食品),整个腮帮都被炸飞了,鲜血直流。大黄忍着剧痛跑回家。它大约是怕母亲看到它的惨状,只躲在屋前的岩洞里等死。但大黄命不该绝,迟迟断不了气。母亲实在不愿看它再受痛苦折磨,便恳请村里的一个石匠,用钢钎帮助大黄结束了生命。

母亲流着泪,将此事告诉我时,我顿时痛哭失声。

我怀念我们的大黄。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