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莫负好时光

□ 李欣然

“青春”是什么?诗人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却要说青春是明媚的春光。谈及青春,此刻的我,坐在书桌前浮想,似乎是从二十岁开始,青春从简单变得丰足起来。

二十岁,是人生的转折点,而属于青春的人和事,并没有随着时间渐渐远去而模糊不清,它们永远在那个年月里明朗着,不露声色,也清淡,也深刻。

清澈的目光,随着思绪飘向那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回想二十岁之前,那是在QQ空间里写下“在奔二的路上”且怀着远大梦想的中学生涯。

中学时的我,谨遵学生本分,书页与试题网住了年少的轻狂和放肆。

我记得与交好的伙伴,在课间滔滔不绝聊着永远追不完的“爱豆”,共享一副耳机听偷偷带来的MP4里放着的歌曲;也还记得孤身一人在学校和家之间穿梭,透过公交车窗,掐着手表,精准地盘算着淮海路上的灯火明灭。

无忧无虑的快乐,夹杂着泪珠与汗滴,汇聚成这一去不复返的芳华。

因为母校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后来的假期我出门也常常路过。每每看着穿着蓝白相间校服的学弟学妹,就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如今回想那时候,包括那些吃过的累、吞下的苦,竟带着若有如无的馨香。是啊,最好的时光,全部定格在淮海北路50号,十八岁那年的盛夏,依然在回忆里闪闪发光。

时间不停地奔跑,中学毕业后,我迈入大学。有人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它剥落了属于少年的单纯,让人变得世故起来。

我的二十岁,属于我的大学。一面是惆怅满怀,一面是踌躇满志。大学的多姿与中学的单一形成了鲜明反差,在大学,不必在月明星稀的清晨早起,也不用规规矩矩地重复背诵早已熟记于心的诗文。入夜了,可以和天南地北的挚友交心畅谈,或者打上几盘节奏刺激的游戏,埋藏于心的恣意被彻彻底底地释放出来。

自由是那时的代名词。多么希望永远活在这年轻的样子里,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如今的我越过了二十岁,日子一步步逼近现实。不经意间,对周遭轻松的打趣变成了对未来的盘算或憧憬,再看中学时代的玩伴,时间早已把稚嫩磨砺成坚毅,刻在了脸上。

人终究是要长大的,是要踏上社会的。

我不是喜欢念旧的人。因为过去是无法再回去的,记忆中的旧时光,就好似成群的萤火,照亮了通向远方自由驰骋的路。在这斑驳的人世间,一颗心,应忠诚于当下,试问何处没有望见月亮的窗台——此刻,那一片皎洁,正轻盈地落在我的身上……

二十岁的我们是追光者,内心炽热,无怨无悔。

如果有机会,我想对中学时的自己说:彼时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李欣然,1996年出生,淮安市清江浦区人,现就读于香港教育大学。爱文学,好观影,尤热衷于探究历史。享受独处,在人群中感受时代的律动,心思时常在古朴与崭新之间漫步。一本书,一盏茶,与古典为伴;一只平板,一杯暖饮,与流行对话。)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