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从源头上“对症下药” 金湖重拳整治水污染见实效

■融媒体记者 孔 雪

通 讯 员 柏海峰

本报讯 近年来,金湖县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开展工业、农业、生活、交通等各类污染源治理,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入河湖污染负荷持续降低。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该县制定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在项目引入过程中严格执行区域规划环评并符合区域产业政策定位。围绕水质改善目标,结合转型升级要求,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同时,该县鼓励企业主动提高标准,淘汰相对落后的低端低效产能;全面推行工业集聚区企业废水和水污染物纳管总量双控制度,重点行业企业工业废水实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一企一管”,集聚区内企业的废水必须先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才能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此外,该县还完善工业集聚区污水收集配套管网,所有工业园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并正常运行。

加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该县加强城镇雨污分流和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提高镇、村和居住点污水收集率。为优化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布局,该县建设第二、第三污水处理厂,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并实施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分质处理,推进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到2020年,县城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建制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规模较大的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此外,该县提高排放标准,县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鼓励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利用湿地等方式进行生态处理,进一步削减氮、磷等污染物。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该县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节水灌溉和生物防治技术,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建立连片生态农业园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建设以节水灌溉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灌区,构建种植业尾水及农田地表径流的生态拦截屏障,实现污染物的有效控制。该县不断强化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实现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收贮、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严控湖泊网围养殖规模,加大退圩退养还湖力度,推进生态健康养殖。

加强水上交通污染治理。该县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所有船舶将于2020年底前按照新环保标准完成改造。提高内河危险化学品运输船舶安全和防污染技术标准,健全港口码头污水、垃圾存储接收和处置体系,合理布局设置污染物收集点,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处置能力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该县还不断推进内河危险化学品运输船舶的船型标准化,强化危化品运输船舶的身份识别和动态管控,对港区存储实施动态全过程监控。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