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心坚石穿,康复路上信心足

■ 刘义云

本报讯 在盱眙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许多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心肺系统和运动损伤等疾病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有的患者因此慕名而来。

温情服务

让偏瘫患者鼓足信心

在康复医学科,许多刚到这里的患者躺在床上总是唉声叹气,情绪烦躁低落,甚至不愿意配合康复治疗师进行治疗。

两个月前,年逾五旬的陈先生因脑出血引起严重偏瘫住进了康复医学科。陈先生是因突发脑出血,术后身体右侧偏瘫严重,肢体功能、语言障碍严重低下,平坐和站立都很困难,根本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陈先生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严重的病情对他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情绪非常低落,一度绝望,时常落泪。康复治疗师每天除了认真细致为他进行康复治疗外,还会主动与他沟通,向他讲述许多成功治愈的病例,以及康复治疗的重要性,鼓励他战胜自我,与疾病抗争。

一对一治疗

效果更显著

在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对患者采取了一对一的治疗,这样能更直接、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患者一个细微的小动作,康复治疗师都会及时地发现。

在这里,陈先生享受到了一对一的康复治疗带来的好处,康复治疗师为他制订了系统的康复治疗计划,每天都有专门的治疗师带他做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反复循环地锻炼肌力、语言功能锻炼、日常生活项目训练等等。

两个多月的康复治疗过去了,久违的笑容慢慢地“爬”上了陈先生的脸上,肢体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已经可以独立行走,生活也能自理了,使他对生活和工作树立了信心

多个治疗室

帮助患者“重拾”身体功能

运动训练大厅,这里与社区里常见的运动广场很像,但设备却大不相同,名称也非常“拉风”,如下肢机器人训练系统、上下肢机器人联动系统……肢体失去了运动功能的患者,都可以通过这些设备进行恢复性训练。

作业治疗室,分为下肢训练和上肢训练。其中,下肢训练室像舞蹈训练室一样,设置了两面大镜子,为了纠正患者走路的姿势,让患者看见自己的重拾功能的过程,如何走的更标准。在上肢训练室里,则是各种各样的“小玩具”,这是为了让患者练习手部协调能力。

言语吞咽治疗室,在医生的指导下训练患者恢复咽喉周围肌肉、神经感知功能。

此外,康复治疗区还包括作业治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康复护理室等,可以治疗脑梗塞、脑栓塞、脑出血、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肌体组织功能障碍。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