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夏虎成 黄永东
刘海洋
融媒体记者 季明稳
建成美丽宜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基础设施是关键,也是根本保障。《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打造淮河黄金水道、健全立体交通网络、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构建现代信息网络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进一步夯实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基础。
《规划》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将为淮安带来哪些利好?淮安又将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推进相关设施建设?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分别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效文、市水利局局长尤其中。
畅想大道飞歌,构建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铁路大动脉,提升信阳、蚌埠、淮安、徐州铁路枢纽地位”“打通淮河出海通道,推进淮河出海二级航道建设”“推进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中,淮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凸显。
在徐效文看来,《规划》突出淮安交通枢纽地位,一方面源自淮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淮安近年来大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下的坚实基础。他说,近年来,我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初步建立了“公、铁、水、空、管”统筹发展、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发展成为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
“《规划》对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最大意义在于,我市多年以来反复呼吁争取的一批重大交通事项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明确和支持,将为淮安交通重大项目的落地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徐效文认为,《规划》将引领我市迈开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巩固初步建立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动淮安向着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目标前进。
面对新机遇,淮安交通运输部门将如何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徐效文告诉记者,市交通运输系统将抢抓此次机遇,突出重点领域,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不断提升淮安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中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一是构建航空货运枢纽,推进新一轮机场扩建,完善航线运输网络,集聚航空货源,积极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二是着力打造内河航运中心,提升航道等级,打通出海通道,优化港口布局,提升内河运输能力,把淮安打造成为区域性内河航运中心。三是继续加快铁路建设,进一步完善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铁路网结构,扩大铁路网覆盖面,提升淮安铁路枢纽地位。
(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