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打好“组合拳” 全面奔小康

■ 唐传奇 郭建强 崔德圣

本报讯 唐超是洪泽区高良涧街道越城村龙虾饲养大户。近年来,他响应政府号召,依靠科技从事稻虾综合种养,年收入40多万元。目前,该村像唐超这样依靠现代科技致富的特色养殖户和种植户有30多户。

近年来,高良涧街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不断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扎实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组合拳”,目前,全街道有400多户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保障。

政府引导,鼓励农户科学养殖。按照“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街道大力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成立“稻虾种养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协调、指导和推广工作。同时依托街道实际,因地制宜深挖资源优势,目前,已在贺接、越城等5个农业资源较好的村居完成推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8000亩。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布点连片,全方位做好项目资金争取、水路疏浚、电路架设等各项服务工作,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确保年内完成千亩示范片1个。

技术支持,帮助农户提升效益。街道农业中心采取现场交流、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稻渔综合种养的技术培训和推广。今年以来,该街道已举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宣讲3期,受益群众500余人,提高农户种养能力。同时积极与上级职能部门和科研院所对接,定期邀请专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保证每户种养户有1-2个明白人,达到因田施技、分类传技,在特、精、优上下功夫,实现特色与品质并重。此外,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组织参观学习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成功者经验,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筑牢稻虾共生模式推广的基础,进一步提升稻虾综合种养的信心。

利益联结,推动农户实现增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有效组织形式,提前与龙虾收购商沟通,发展“订单式农业”,保证龙虾销路。街道利用电商园农产品集散中心平台优势,做好龙虾经济文章,打造绿色品牌,提升产出效益。洪泽电商园韩文静“渔姑娘电子商务中心”个体店,通过“线上销售+线下同城配送”等模式,专业销售加工制作洪泽湖龙虾等成品,每年龙虾销售额达200-300万元。目前已带动30多家农、渔民养殖户,培育塘口、农田基地5000多亩。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