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姜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文明校园“六个好”标准、校风校训……在淮安各所学校,文明创建内容不仅随处可见,而且熟记于每一位师生的心里。自去年4月我市全面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快速行动,狠抓落实,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文明礼仪教育、文明校园创建等活动,让全市460多所中小学的60多万名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教育熏陶,并且通过“小手拉大手”,引导广大家长共同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来。
文明礼仪教育: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环境教育对一个人品德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创建工作中,我市教育部门十分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布置,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在学校门口显著位置和师生经常出入的场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随处可见。所有办公室和教室均张贴和悬挂文明创建内容,做到校园宣传“铺天盖地”。同时,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将守则教育融入教学。
各学校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劳动节、国庆节以及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重点时间节点,加强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入学、入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运用主题班(队)会、知识竞赛、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重抓师生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认知度、践行度,真正让每个师生入脑入心。大部分学校还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会知识列入考试内容。
2018年9月3日,市教育局联合市文明办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以“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开学第一课,全市中小学生通过童谣传唱、经典诵读、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形式接受文明礼仪教育。
(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