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朱桥甲鱼馆: 匠人匠心传承筵席之珍品

■融媒体记者 金义旻

通 讯 员 蒋洪扬

走进淮安,总会与各种美食不期而遇,朱桥甲鱼可谓其中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世纪30年代,淮安区朱桥镇沈氏第九代传人沈思强,利用当地丰富的甲鱼资源精心研制出一道名菜“朱桥甲鱼羹”,当鲜美的甲鱼肉碰撞浓稠的羹汤,鲜美可口、美味十足,令人赞不绝口,一时享誉四方。1981年,沈氏第十三代传人沈洪昌重振祖业,在朱桥镇开设甲鱼馆,并先后在淮安、宿迁、泗阳等地开设分店或进行技艺巡展,使朱桥甲鱼誉满两淮。作为淮安老字号企业,朱桥甲鱼馆的制胜秘诀是什么,请跟随记者一起前去探个究竟。

岁月荏苒,时光变迁,不变的是朱桥甲鱼羹的鲜美。上世纪30年代初,朱桥甲鱼羹就以“醇、鲜、肥、美”著称,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据沈洪昌介绍,为保证传统产品“原汁原味”,他们花了很多功夫。首先,在原料选择上,就很有讲究。“甲鱼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甲鱼羹这道菜的口感。为此,我们选择生长2-3年的塘鳖,其肉质鲜嫩有弹性,最适合做甲鱼羹。”记者了解到,这种生长2年以上的塘鳖当地价格非常高,比普通甲鱼贵一倍以上。“但我们为保证最佳的口感,均选择最好的塘鳖来做。”沈洪昌说,他们店里有“三不”规定,即原料配料没有达标的不进店;制作中偷工减料的事不做;质量不达标的菜肴不上桌。除了严控食品加工环节,该店对流传下来的传统加工手艺及制作程序的执行也十分严格。为保证传统手艺不失传,店里的老师傅坚守岗位,手把手传授小徒弟,用与众不同的宰杀方式较好保留了甲鱼的精髓,以独特配料精心烹制,所以那份“鲜美”传承至今。

当然,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为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沈洪昌及研发团队先后推出红扒甲鱼、清炒裙边、霸王鳖鸡等新菜品,“一经推出,市场反响非常好。”沈洪昌介绍说,如今这些菜品逐步成为甲鱼馆的主打菜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记者了解到,朱桥甲鱼席有多道名品,尤以清蒸、软烩、红烧和汤煲别具风格。“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陆续推出新品菜肴,既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与养生追求,又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大有裨益。”沈洪昌说。

除了在菜品口味上精益求精,对于未来,沈洪昌心中也有很多的想法。“我们朱桥甲鱼馆目前已有几家分店,每年的营业额在几百万元。但我一直想在市区开一家旗舰店,把朱桥镇乃至淮安的历史文化融进去,以体现我们沈氏菜肴的独特精髓。”此外,针对当下流行的网络平台销售,沈洪昌结合饭店经营特点,在探索中寻找到一条出路——发展精品包装菜。不过,目前这只是他的初步设想,还需等待市场检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1981年朱桥甲鱼馆的“朱桥烩甲鱼”一炮走红,到2001年被评为江苏“十佳餐饮”“淮安十大经典淮扬菜名店”,再到2014年被列入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安老字号名店朱桥甲鱼馆必将乘风破浪、永不止步。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