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宋莹莹 通讯员 淮水宣
2018年4月18日,随着洪泽区最后一条采砂船大镐、龙门架轰然倒下,至此,滞留洪泽区洪泽湖水域的368条采砂船全部拆解完毕,成功实现“清零”目标。
洪泽湖湖面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洪泽人民的母亲湖。自洪泽湖水域发现黄砂资源后,一些人非法进入湖区私采滥挖砂石,对防洪、航运、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危害。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来淮督察时指出,洪泽湖非法采砂问题屡禁不止,突破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管控要求,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饮用水源安全及湖泊水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洪泽区水政监察大队管辖的洪泽湖区域最广、打击非法采砂任务最重,大队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在打击非法维修、组装采砂船以及拆解采砂船等方面探索出诸多经验,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3年来,共开展执法巡查检查2300余次、出动9100余人次,切割拆除非法采砂机具设备3100余台套,拆解采砂船368条,保障了洪泽湖生态安全。
深入执法一线聚焦问题,扎实开展情况摸底排查。一段时期以来,洪泽湖非法采砂因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一度处于管控不力、时松时紧的局面,甚至出现采砂船越打越多的怪现象。据统计,最高峰时淮安水域采砂船达600余条,打击洪泽湖采砂工作异常艰难。为摸清底数,水政监察大队对洪泽水域采(运)砂船进行细致调查,组织人员、船只在湖上住了20多天,逐一排查非法采砂人员,逐条登记非法采砂船只,逐步摸清了洪泽湖洪泽区、淮阴区采(运)砂船总体情况和从业人员状况,找到了非法采砂症结所在,为下一步综合整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决打赢生态保卫战,重拳出击。针对湖区涉砂环节多、船只分布广、夜间偷采频繁、监管难度大等实际情况,大队提出“部门联动、集中管控、疏堵结合、打拆并举”的工作方针,坚持陆治水打相结合、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相衔接,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积极创新监管举措,实施精准打击,全力强化联合执法、按月督查推进。停靠点水域全面实行24小时值班看管,通过“定点、定船、定人头”,禁止一切采砂船只随意出入、任意流窜,实现了管得住的目标,非法采砂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在抓好牵头组织、协调推进的同时,水政监察大队重抓非法采砂现场打击和采砂船拆解,对巡查中发现的运砂船只及时通知交通部门进行检查,配合公安部门强化涉砂犯罪案件侦破、调取物证等工作。上下协同配合、部门联动发力,非法采砂“歼灭战”全面打响。
当前,洪泽湖采砂监管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洪泽湖全面禁采目标初步实现,但洪泽区水政监察大队全体人员深知:“禁采”工作任重道远,管理提升永无止境。他们将按照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加大洪泽湖禁止采砂长效管理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继续强化日常执法巡查,持续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严防洪泽湖非法采砂反弹,坚决捍卫河湖健康安全!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