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何剑峰
桐柏县是千里淮河之源,文明源远流长。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县长贾松啸介绍,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今年是桐柏的脱贫摘帽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实施,有利于桐柏县借助政策机遇,补齐脱贫短板,决胜全面小康。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素有“宛东咽”“信西屏障”之称。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为淮河发源地。《史记》载:“秦并天下,始建淮祠。”位于桐柏的淮祠建于秦始皇26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治淮机构。目前,淮祠是中国淮河源民俗博物馆所在地。
“我们确立了‘中国碱都、中原茶乡、生态强县、旅游名县’四大发展定位,这都和淮河有关。”贾松啸介绍,天然碱矿的开采和碱制品的生产过程,对于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很高,在这方面,淮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淮河水的滋养,使桐柏茶成为高品质茶叶的代表,远销海内外。作为淮河之源,桐柏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县”等荣誉称号,2017年,桐柏被纳入国家级生态功能区。依托桐柏山、淮河水打造的淮源景区,正在实施5A创建工作。“总之,有了淮河,才有了桐柏。过去,桐柏因河而建,现在,桐柏因河而兴,未来,桐柏也必将因河而名。”
贾松啸认为,《规划》的批复实施将有利于桐柏实现脱贫摘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协同发展。“桐柏将迎来东部省市产业转移的新一轮热潮,进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贾松啸说,《规划》的实施,有助于桐柏和其他县市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推动对外合作与扩大开放。据介绍,围绕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桐柏引进了一大批既能形成新的增长点又对环境无损害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型特色产业,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成功获批;以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为目标,持续深化“城乡建管提升年”活动,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标准,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工程,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态旅游体系。
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下一步发展,贾松啸建议,举办多种形式的交流、沟通活动,为城市间实现全方位合作搭建更完善、更方便的平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城市之间既要注重“强强联合”,也要实施“结对帮扶”,助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