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多面手”单业高

■ 融媒体记者 杜勇清

通 讯 员 陆群尧 赵芸影

在淮阴区,渔沟镇杨庙村是个明星村。在村党总支书记单业高带领下,杨庙村拥有8家企业,涉及玩具、鞋业、枕业、乳业、纸杯、养猪和物流等多个领域,每年可帮助解决村劳动力就业超过200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多万元。

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已整整40年的单业高,除了壮村富民有高招,调解矛盾纠纷也有“一套”。自兼任村调委会主任一职以来,单业高根据调解工作实践,总结出的“动情理、分是非、依法规、最大化”调解“三字经”,如今已成为全市调解员争相学习的“宝典”。

“宝典”管不管用,靠实战来检验。几年前,杨庙村村民杨某因醉酒失言,言语冲撞了年逾古稀的老母亲,左邻右舍看不下去,帮着做和事佬。酒醒后,杨某对自己的行为不但不认错,反而变本加厉,对左邻右舍和老母亲恶语相伤。“行,我管不了你,有单书记。”满头白发的老母亲随即去了村部,找单业高“告状”。单业高当即来到杨某家中,从家风家教、孝道传承入手,辅以敬老爱老相关法规,给杨某上了“一堂课”,让杨某惭愧地低下了头,主动向左邻右舍和老母亲认了错。

“在农村,类似鸡毛蒜皮的事,如果视而不见,时间一长,很容易打成‘死结’,成了难解的‘疙瘩’。”单业高说,正因为此,自己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同时,每年还要调处上百起邻里纠纷。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得益于对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近20年间,杨庙村不仅无一矛盾纠纷出村,还被授予“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和谐社区示范村”称号,连续17年夺得全镇综合考评先进。

杨庙村有上百名村民在外务工,维权的事时有发生。对此,单业高毫不含糊:“只要村民有需求,不管路有多远、事有多难,我必须挺身而出,帮助村民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2013年8月,杨庙村村民张某在乌鲁木齐工地务工时,突然身体不适。因为工程施工方救治不及时,延误了最佳抢救时间,导致张某病危去世。事情发生后,张某远在杨庙村的家人情绪激动,赶赴乌鲁木齐事发工地讨说法。经过几天的僵持,纠纷双方始终未能达成赔偿协议。单业高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往事发地点,历时三天三夜调解,最终促成矛盾双方签订调解协议。

如今,单业高虽已年过六旬,却依然精力充沛、干劲十足。“这些年,在发展集体经济、调处矛盾纠纷等方面,我做了一点事,党委政府先后评选我为十佳村干部、优秀党员、百佳村干部、劳动模范、‘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司法部还授予我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这么多荣誉,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鼓励。”单业高说,特别是前不久,自己再次获得殊荣,被评为“淮安市十大金牌调解员”,他将以此为动力,继续为和谐村居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