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曹政 通讯员 沈淮
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五二三”),给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文艺带来了春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华大地迎来又一个文艺的春天。淮安市档案馆馆藏的一组“文艺”老照片,再现了当时文艺繁荣的景象。从中可以看出,淮安十分重视文艺的发展与创新,文艺形式多样,多姿多彩。一时间,西洋乐器的普及,京剧及淮安地方剧种争相竞艳,戏曲、歌舞、书画、文学等人才辈出,同时注重文艺后备人才的培养,密切与兄弟省市的文艺团体交流学习。尤其是戏曲、歌舞,演出频繁,剧场车间、田间地头,多见他们活跃的身影。每逢节庆,或“五二三”讲话纪念日,淮安的这些文艺团体都要开展演出活动。除专业团体外,群众歌咏、职工调演、学生歌唱比赛,也在传递着时代的主旋律与真善美。
正是这些专业与民间的团体,以及门类丰富的文艺活动,生动展示了时代的风采,也为淮安文艺事业迅速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982年我市著名诗人赵恺在工作中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