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以来,市国税局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在全市国税系统启动实施“税收助创”行动,紧扣“两聚一高”、“两大目标”,不断探索“放管服”工作新路径,加大税收政策解读与辅导力度,优化表证单书、开辟全综合服务窗口等措施享誉全省,为助力淮安“双创”、助推淮安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今日起,本报将开辟专栏,对该局“税收助创”行动的相关实践予以报道,以飨读者。
■ 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刘明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国税局获悉,为进一步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国家日前专门出台了税收优惠新政,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针对新政内容,市国税局进行了权威解读,并就如何用好用足新政作出了相关提醒提示。
据市国税局相关人员介绍,此次出台的税收优惠新政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什么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市国税局相关人员表示,科技型中小企业须同时满足5个条件,即: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职工总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禁止、限制和淘汰类;企业在填报上一年及当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和严重环境违法、科研严重失信行为,且企业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所得分值不低于60分,且科技人员指标得分不得为零分。
新政同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出台了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具体包括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三类,满分为100分。其中,科技人员指标满分20分,研发投入指标满分50分,科技成果指标满分30分。
就上述新政的适用边界,市国税局对全市广大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出三点提示。一是季度预缴不能享受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属汇缴享受的优惠项目,即季度预缴申报时,允许据实计算扣除,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再依照规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二是无需到科技部门事先立项。从2016年1月1日起,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无需事先通过科技部门鉴定,税务机关对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的研发项目有疑义的,由税务机关转请地市级(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出具鉴定意见,不需要企业找科技部门进行鉴定。三是核定征收不能享受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于会计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并能够准确归集研发费用的居民企业。也就是说,核定征收企业不能享受此项优惠政策。
市国税局同时提醒,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当在年度汇算清缴纳税申报前,向税务机关申报享受加计扣除优惠。申报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必须提供《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表》和研发项目文件等备案资料。备案资料有备案时限要求,今年申报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所提供的备案资料时限为1月1日至5月31日前。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