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富民与民富

 

  ■ 石平洋

  市委七届五次会议对富民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明确指出,聚焦富民,既需要党委政府推和帮,更需要广大群众干与创,增强富民的内生动力。这一要求,指出了富民与民富的辩证关系。

  富民,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使命和职责。党委政府的推与帮,是外因,可以让富民的政策更加完善,富民的措施更加扎实,富民的力度更加硬实,富民的考核更加严谨,真正让富民成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中心工作,以期达到富民的成效更加明显。确保实现“三个高于、两个突破、一个达到”的富民目标,全力推动民生水平迈上新台阶,到“十三五”末全面建成体现高水平要求、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党委政府的这些政策和措施是外部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还需要“民”的积极响应,没有“民”的实干与创业,没有把自己致富的心热起来、火旺起来,劲鼓起来,再好的富民政策和措施也难取得实效,因此人民群众内生动力才是致富的源头活水。富民要真心,民富要主动。

  实现民富,需要创业主体消除思想禁锢。在成功者眼里,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成的事,他们相信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弯口自然直天无绝人之路的成功哲理。有位年轻创业者,多年前警校毕业后主动放弃现成的铁饭碗自己创业,经过多年努力创成一个有四十多个分公司的企业集团,他告诉我他成功的经验就是胆子大,思想解放,“大不了从头再来”,正是这样的理念,让很多的创业者不断走向成功。而创业的艰辛和变幻莫测的未来,往往让那些想创业或刚创业不久的创业主体畏首畏尾,半途而废,他们想到的和看到的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用一切怀疑的眼光看问题,思想禁锢多,信心不足,方法不多,在犹豫不决中丢失了发展的机遇。有位教师在退休后,不愿天天在家享清福,不听亲友劝阻,跑到几十里外的农村,贷款承租了800亩农田,从三尺讲台转到田野,种植小麦和水稻,几年下来,人被晒得乌黑,但黝黑的脸庞上隐藏不住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成功与喜悦。

  实现民富,需要创业主体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这就要求创业主体既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又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大家知道,工作成效的大小,等于精神状态×工作能力,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好工作能力强,他的工作成效一定很大,如果有好的精神状态,工作能力一般,通过想干愿干积极干的良好精神状态,也会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效,如果工作能力强,而没有好的精神状态,工作成效可能就不会很大,如果既没有好的精神状态又没有工作能力,肯定不会有好的工作成效。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创业主体的工作能力相对固定,工作成效的大小就往往取决于其精神状态,创业越艰辛,越能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样的创业者才会是成功者。被江苏省委宣传部表彰为全省“最美优秀大学生”的盱眙县旧铺镇大学生村官张瑞就是这样不服输的创业者。2016年1月,他牵头成立了盱眙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他不畏困难,勤学善问,辗转徐州、宿迁、山东等地取经“电商发展”门道。他每天早出晚归,走遍了全镇所有的村组和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挨家挨户与种养殖大户促膝长谈,与企业老板深入交流,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服务中心自2016年1月成立至今,已累计服务企业超20个,带动直接创业电商约100人,服务惠及村民超1万人。

  富民与民富,一个是政府的推与帮,一个是人民群众的干与创,主体不同但目标一致。实现高水平的小康、让全市人民更加幸福富足安康,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和职责所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除了政府的推与帮之外,更需要全体劳动者发挥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百折不挠永不言弃,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演绎精彩无悔人生!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