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小燕 通讯员 许保科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秉承“小窗口、大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抓细抓小,务实担当,高效履职,在“101%服务流动红旗”优质服务竞赛活动2017年度第一次评选中,荣获流动红旗。
自紧“紧箍咒”
近年来,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在局政策法规处增挂“行政许可服务处”牌子,将原有分散在各业务处室的行政审批职能集中行使。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水利窗口,统一办理审批事项,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同时出台了《淮安市水利局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淮安市水利局行政审批事项审查工作细则》以及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容缺办理制等配套规章制度,对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变更、延续和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水利窗口按照“三级四同”标准化建设要求,对市级行政权力清单再梳理、再完善、再规范,将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及办理流程、办理结果全部上网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为方便申请人办事,他们还编印了《淮安市水利局行政审批工作服务指南》,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分置于大厅窗口和网上,可随时调用查阅。
妙用“提前量”
按照常规,办结一项涉水行政许可,3~4天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除了窗口人员苦练内功、提高工效外,更多地是动态关注、主动介入、提前服务。在申请人组织编制项目可研报告时,窗口便开始收集信息资料;在中介机构编制评估报告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在专家论证时,同步组织行政许可审查。
涟水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由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重大项目,窗口在接到申请人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申请后,立即启动审批工作。在实地勘察过程中,审查人员发现该项目还涉及取水许口审批,便主动与申请人沟通,建议同步进行,并对项目取水口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由原陆庄闸调整到朱码闸下游,使项目取水更加合理、可靠,既节约了资源又压缩了时限。
穿针“巧引线”
水利窗口从设立之初就提出了“窗内事务全力办、窗外事务帮着办”的服务宗旨,不论是办理许可,还是咨询其他事项,抑或是找人问路,都事无巨细,一样用心。在服务重大项目上更是主动创新,想方设法,助力企业发展。
公路、铁路、输油输气管道等“线型”工程,一般会穿(跨)越多条河流,按照事权划分,可能分属省、市及多个县(区)。由不同级别的水利部门按照权限分别实施涉河建设项目及相关活动许可合法合规,但是如果这样按部就班,申请人就会有“重复劳动”之感。针对这种情况,窗口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属于省级权限的,向申请人耐心解释政策,主动跑省跑厅汇报协调,尽力提供相关信息,全程帮办服务。属于市级及以下权限的,加强与县区沟通联系,在取得一致意见后,由县(区)委托,市县区联合审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