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金湖吕良扮靓古镇全域旅游

 

  ■ 通讯员 夏虎成 万书云

  到淮安旅游,是不能不去白马湖的。沿淮金线,转入白马湖大道,可见数匹白马跃入云端,这是白马湖西岸入口,由此进入一幅水美画卷,而这幅画卷中最耀眼的便是“江苏水美乡镇”——金湖吕良镇。近年来,该镇积极贯彻生态旅游全域化发展战略,坚持以生态水利为引领,充分发挥水生态资源优势,提升水环境,打造水景观,做足水文章,走出了一条“水利+旅游”的生态发展之路。

  规划先行 夯实基础

  秉承“生态立镇、水利兴镇”理念,吕良镇坚持科学规划贯穿始终,以“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肥沃”为目标,整修水利设施,提升工程等级,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科学、合理配置水利、旅游资源,避免无序开发、盲目建设,该镇以市委、市政府打造白马湖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和县委、县政府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开发”建设理念,聘请专业团队高起点编制了《吕良镇乡村水利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定位水利旅游发展方向,积极整合镇域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水利潜力,创设特色旅游项目,不断拓展水利旅游发展空间。

  通过科学规划和向上争取,近年来该镇先后实施了老三河整治、洪金灌区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河道疏浚等一系列重点水利项目,对146条、176.16公里河道进行疏浚,整村推进村庄河塘整治12个村。累计改善灌溉面积3.6万亩,增加旱涝保收田0.53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2.3万亩,有效提高了全镇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同时,投资5662万元,完成区域供水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铺设农村供水管网68公里,目前已实现县、镇、村、户四级“同源、同网、同质、同价”供水一体化目标,全面夯实了水利旅游的发展基础。

  管好水利 优化生态

  在整修水利设施的基础上,吕良镇坚持建管并重,把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保障工程效益良好发挥的重要途径,不断深化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

  2014年9月,该镇启动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经过全面清查,累计完成大中沟66条、泵站72座、节制闸10座、农桥87座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确权登记。全镇66条、152.57公里中沟级以上重点河道全面落实“河长制”管理。同时,根据全县农村环境长效管护要求,将全镇小型水利工程与农村河道管理工作纳入县农村公共服务“5+1”长效管护体系,落实管护经费53.8万元,签订管护协议90份,统筹安排镇村两级管护人员90人,定人定责,定期考核,农村水利工程的运行管护水平及效益发挥实现了显著提升,村组干部、广大群众满意度位于全县前列。

  提升景观 互动融合

  策应县委、县政府全域旅游发展布局,吕良镇依托白马湖天然优质水资源,以旅游景区标准提升水利景观,重点打造沿白马湖环湖大道生态水利观光休闲旅游环线,全面带动吕良古镇棋盘街、孙集老街保护性开发,促进水利与生态旅游、现代休闲农业、古镇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式发展。

  该镇积极融入白马湖保护与开发,立足生态水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利观光基地、生态农家乐、休闲采摘园,致力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水利旅游观光产业。加快推进白马湖湿地公园、三圆生态农庄等项目建设,沿白马湖环湖大道建设5000亩连片观光农业示范带,沿草泽河南岸建成1000亩高效渔业示范带,环湖大道西入口600亩花卉苗木园、赤水村种鸡养殖场、三圆生态农庄二期工程等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实施农业“三品”战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创成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8件、绿色食品认证3件,推动全域开发特色农产品、水产品,让水利旅游更加散发出古镇吕良的“乡土味”。

  “吕良文化底蕴深厚,古镇风貌保存较好,生态水利又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的古资源和水资源优势,使分散的资源串成线、连成片,聚集成整体优势,全力打造生态水利旅游业发展新亮点”,吕良镇党委书记张荣平说。通过修葺完善古镇风貌,治理绿化古镇河道,突出水利体系、道路体系和绿化体系的衔接,构筑人在景中的古镇风貌。该镇专门成立乡村水利旅游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落户的水利旅游项目实行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站式” 帮办服务,快速推进,规范建设,加快提升水利旅游产业能级。“我们高度重视水利建设,高度重视发展水利旅游产业,我们要让生态水利旅游业成为镇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镇长张立武如是说。

  谈及未来发展,镇党委书记张荣平言语铿锵,“下一步,我们将抓住中心镇建设契机,按照镇域特色化发展战略要求,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坚持以生态产业推动产城融合互动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增强水利旅游的承载力、集聚力、竞争力,推动水利旅游从‘小盆景’迈向‘大花园’,聚力打造乡村生态水利旅游精品城镇。”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