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孝坤
位于高邮畔的金湖县闵桥镇横桥村,三面环湖,紧靠荷花荡景区。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紧靠国家3A级荷花荡景区独特的区位优势,立足村情谋思路,精准发力助民富。2016年,该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纯收入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0元。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淮安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今年,正在争创“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
藕田里爬出了“金龙虾”
横桥村紧靠高邮湖,地势较为低洼。过去该村的农业生产一直是稻麦两季的传统种植模式,由于农田普遍真高要比其他村低得多,粮食产量始终不高,群众种田效益低。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通过走出去考察调研,大胆创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引领群众发展规模藕田套养龙虾的新模式,将过去地势低洼的劣势,转变成为水生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的优势。就这样,该村从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做起,先后共有45户群众承包了流转下来的土地,搞起了藕田套养龙虾的种、养新模式,藕田套养龙虾总面积达到了25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56%。每亩藕田平均荷藕产量1500公斤、龙虾产量80公斤,亩平总纯收入在3500元左右,是以前单纯种粮食效益的三倍多。如今,该村荷藕套养龙虾已经成为群众致富的一大龙头项目,由于该村的水源好,群众养殖龙虾的经验技术成熟,养出来的藕田龙虾个头大、色泽金红,口味鲜美,深受到消费者青睐,每年的龙虾一上市都的供不应求,群众起捕的龙虾不出大门口,在塘口上就被虾贩子们抢购一空。群众自豪地说,咱们藕田里爬出了“金龙虾”。
旅游发展火了“农家乐”
横桥村紧靠荷花荡景区,是荷花荡景区的南大门。近年来,县、镇不断加大对荷花荡景区建设的投入,景区的旅游景点逐年增多,旅游品位不断提升,成为全球最大“观荷园”,每年旅游季节前来荷花荡景区游玩的县内外游客多达5、60万人次。荷花荡景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也给横桥村的群众带来了可观的商机。
村“两委”一班人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旅游季节来景区游玩的游客多,横桥村离景区最近,来玩的总是要吃饭消费,兴办农家乐是一条投资少、来钱快的富民之路。于是,主动动员并积极支持景区附近有条件的群众,利用自家的房屋改造成农家乐,为景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该村群众华红梅是该村第一家开农家乐的,她家做的菜都是自家种的蔬菜、粮食,自家养的鸡、鹅、鸭,自家养的水产品,属于原汁原味的农家菜、农家饭,凡是到她家吃过的客人都是赞不绝口,回头客很多,每到旅游季节,她家的农家乐每天总是忙不过来,一年下来,收入可观。在她的带动下,目前全村的农家乐已发展到13户,每户年经营收入都在4、5万元左右。
景区成为就业“新平台”
一个产业的发展兴起,可以为一大批人提供就业的新平台。近年来,该村“两委”一班人,抓住荷花荡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建设工程项目多需要大量用人、用工多的机遇,在鼓励引导服务好本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同时,积极与镇分管景区建设的领导和景区加强密切沟通和协调,优先介绍和推荐村里在后方留守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群众,到景区参与项目工程建设劳务和景区服务工作,以及在旅游季节引导群众在景区划定的地段范围内从事当地土特产品经营销售等。据初步了解,该村每年有60多名群众在景区销售土特产,品种有各种瓜果、蔬菜、莲蓬、菱角、水产品等,一个旅游季节人均销售纯收入都在2、3万元左右。有50多名群众在村里的推荐下,在景区从事工程项目建设劳务和景区保安、保洁、开观光车等旅游服务工作,人均年工资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这些人一方面在为景区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通过景区这个就业新平台增加了家庭收入。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