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安静与温暖

 

  □哪吒男

  张艾嘉的作品里总是呈现一种女性特有的矛盾情绪。电影《最爱》里这种矛盾关乎友情和爱情,因为感性所以有炽烈的爱情,需要理智所以要保守秘密,哪怕一个人承担后果。影片的最后两个好友都人近中年,对待秘密不知该介怀还是泰然,不敢直视对方,电影定格在这里结束。

  “女人真正能够得到的关怀、关注或者得到的机会实在不够多。虽然我不喜欢人家讲我是女性主义,但我是一个女人,我关心女人的心灵,从女性的角度看事情,只是抱着这种心而已。”张艾嘉这样说自己的“女性情节”,所以你看到她的电影里没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总是女人自己给自己出一个题目,然后用一段漫长的成长来解答这个题目。《心动》里女主人公人到中年了对初恋情人说“你怎么还不结婚啊”,像老友一般;《一个好爸爸》里女儿一出生就改变了黑道爸爸的人生观,而女儿对父亲的理解却总是迟到。到了2015张艾嘉的电影《念念》里,这种成长已经变成两代人共同的学习与体味,就像有首歌唱的那样:“我们为爱还在学。”

  电影《念念》是张艾嘉最“慢”的电影,她说“希望大家看过之后,都可以感受到那一份安静。”如何理解这份“安静”呢,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之间的罅隙,总是带给人痛苦,《念念》里的兄妹经历了痛苦的童年与青春,电影最后默默对视,那可能就是张艾嘉希望我们找到的那种“安静”。我们终于懂了我们的痛苦是某种“爱的代价”。

  香港舞台剧导演林奕华笑谈说张艾嘉是华人女演员里演母亲最多次的演员,但张艾嘉电影里的妈妈却总不太可爱,《心动》里的妈妈苛刻严厉、《想飞》里的妈妈精神失常。《念念》里妈妈是那个种下种子的人。母亲看中一双儿女有艺术天赋,但卖面的丈夫并不理解,母亲决定带走他们,她在儿子与女儿间选择了女儿。从此兄妹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伤痕。

  在儿子的童年里,他总在想为什么母亲要带走妹妹而不是自己;在女儿的童年里,她总是目睹母亲对哥哥的思念。他们都介怀于母亲的偏心,两个幼小心灵在这种漂泊与阴影中成长。

  无论你在人生写下什么,你的孩子身上都会留下印记。童年的经历冲散了这对兄妹,也让他们的性格都一样的敏感且缺乏安全感。而妹妹的男友因为父亲是海军童年缺乏父爱,所以拼命用拳击来证明自己期冀父亲看到自己的成就。三个年轻人在忙碌的都市里,表面看起来迷茫无依,其实内心是对于温暖的渴望,是对于上一辈的爱的“念”。

  电影中那对失散的兄妹,通过自身成长,慢慢深入对生命的体味建立起与过世父母的桥梁,互相理解。哥哥在一个雨夜遇见母亲,他告诉母亲自己长大了,他告诉母亲他接受母亲对他所有的爱与决定。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难忘的,张艾嘉谈及两代之间相互影响这样宏达的主题的时候,以极小的切口,温柔细腻,告诉你一切都会到来,一切都会过去。

  为了宣传《念念》张艾嘉重新演绎了那首《爱的代价》,她说“《念念》这部戏,正好是我这个年纪最能感悟到的故事。”看过爱的热烈,看过寂寞的冰冷,是时候找一种生命的“安静”,学会与自己和平共处,学会自己给自己温暖,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是啊,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就是爱的代价。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