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青春的赌局

 

  □贝吉塔

  如果说侯孝贤最擅长乡土题材,杨德昌显然要更加适合城市,《独立时代》《麻将》到集大成之作《一一》,无一不是在描写都市生活中人的处境。他对儒家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深刻洞察让人总在赞叹后涌上一些无奈。

  电影《麻将》中青春的张扬、无畏和鲜活,连同同样张扬的伤痛和绝望,让人心碎。

  麻将,是中国人的游戏,是“国粹”。还记得钱钟书《围城》的开头一幕便是麻将。在杨德昌的电影里,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在一起搓麻将,而且不到死的时候,他们都不会“听牌”的,于是,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看这部电影,犹如又见一桌青春的赌局。

  麻将,团团而坐,缺一不可,却各自心怀鬼胎。导演杨德昌总是有这样过人的机智,以麻将做为一个群体隐喻,红鱼、香港、牙膏和纶纶四者缺一不可,台北灯红酒绿的夜色下,年轻的阴谋蠢蠢欲动。

  红鱼,好像总会有这么一个人,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在实现自我价值的交叉小径上不知所终,自大地认为着没人可以猜得透自己。当然,他也有自己崇拜的人,那就是他的父亲,那个曾经只动感情不动脑筋的人,那个曾经欺骗了整个世界的人。而当红鱼发现“戎马半生”的父亲与文静的女教师殉情的时候,他的世界观显然瓦解了。他是为红鱼而死,他只是尝试着用了这种极端的方式告诉红鱼,欺骗并不能真正给人带来快乐,他穷尽最后的努力来制止一代又一代的恶性循坏。性格再倔强观点再强硬的人在一个为之消逝的生命面前也显得是那么苍白,心力交瘁。

  当看到昔日风流成性的香港在三个更为老练和冷酷的女人面前崩溃得无可复加时,你是为这个浪子默默伤心还是大喝其罪有应得?这个情场杀手终究被情所害,被欲望所淹没、吞噬。可见,满含欲望的恶之花怒放起来一定是惨烈而不计后果的,救赎的灵光永不再现。

  比起香港和红鱼的鲜活切实的恶,纶纶只是个可怜的孩子罢了。你甚至没办法怪罪他,他只不过迷失了而已,就像曾经的我们那样。真正的迷失,不是喝啤酒飞叶子,不是和异性频繁交往,而是心灵上的迷失,不清楚自己的价值,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讨厌自己,痛恨自己。我想说什么呢,那会儿,我们也好像每天都在没理由的难过和伤心,但在当时,也的的确确是真正的伤心。纶纶不也正是如此,他的羞怯和茫然也就注定了他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少年冒险者。

  至于牙膏,不过是个可笑的角色罢了。他所追求的不过是实现自己的欲望而已,不顾任何的禁忌和原则,只为个人欲望而战。与他人不同,我们可以眼看着他一步步走向自我的灭亡而丝毫不感觉心痛,至少之于我来讲,如此无视理想和感情的人已经没有存在价值了。

  纸醉金迷的台北容得下夜夜喧嚣,却容不下四个不安分的少年。当物欲的需求在年轻一代的心里显现的如此强烈的时候,欺骗和罪恶的诞生是那么的自然而然。这是一个群像的悲哀。曾经共同作恶的少年分崩离析,象征着一代人的瓦解,影片尖锐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叠现。杨德昌对当下生活的深刻洞察借这样一个激烈而挥霍的青春故事表述出来,给我们留下的是危险和顿悟,还有些许的焦虑和遗憾。

  闪烁的霓虹灯下,暧昧的十字路口旁,繁华落尽的都市里。

  今夜,台北的少年就要出动;

  今夜,台北的少年有始无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