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罗生特:“中国人民的朋友”

 

  ■ 马  婷

  1977年11月底,肺癌晚期的前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王雨田住在北京医院,已接受了多次化疗。躺在病床上的他很瘦,虚弱无力。他忽然对妻子、时任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的张惠新提起了一个人——罗生特。30多年前,来自奥地利的罗生特是他们夫妇在八路军时的战友。“罗生特是个伟大的人,和白求恩一样。我没能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希望你们能做点什么。中国不能忘记他。”

  这个让王雨田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并强调中国也不能忘记的罗生特,与新四军、与淮安其实也大有渊源。

  来到新四军

  1938年3月,纳粹德国占领了奥地利,上万名“不可靠分子”被捕,投入集中营。35岁的犹太医生、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人罗生特也在其中。1939年夏天,他获释出狱,被判终身驱逐出国。

  当时,中国上海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可容许犹太人避难的地方之一。1939年8月,罗生特来到上海,在法租界开了一家诊所,很快声誉鹊起。

  行医期间,他加入了波兰籍犹太人希伯领导的一个小组,经常在一起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和中共的抗战主张。曾加入过德国共产党的希伯,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关系密切。他曾以记者身份到皖南新四军驻地采访,常常谈起这次旅行的见闻。罗生特对希伯口中的新四军充满了兴趣,表示希望能参加战地救护。

  1941年,在共产党员、新四军卫生部部长沈其震的帮助下,罗生特秘密来到了苏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代军长陈毅闻此消息非常激动,他在欢迎致辞中说,八路军有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派来的白求恩大夫和印度派来的援华医疗队,现在新四军的卫生工作也有了从奥地利来的著名医生——罗生特博士。这说明中国的革命和抗日战争不是孤立的,全世界正义人士都在声援我们!

  随着接触的增多,罗生特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在日记中他写道:“渐渐的,我也开始了解、理解当地的军事情况,这样一支装备简陋的军队能够打败高度摩托化、在数量上占优势的敌人,通过战斗牵制愈来愈多的日本占领军。日本人只能占领交通干线、大的城镇,这中间的广大地区,无数的村庄则属于我们。熟悉当地情况、新四军出色的游击战术、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援,这些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他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员。1942年春天,罗生特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由陈毅和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钱俊瑞做入党介绍人,经中共华中局批准,他成为了中共的特别党员。

  黄花塘情缘

  1942年底,新四军军部移驻盱眙黄花塘,罗生特也随之来到了洪泽湖畔。人们经常看到一位“大胡子神医”坐船穿越湖面,往来于淮南、淮北,既是指导医疗工作,也是为了救治病人,既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及时给伤员进行手术,也常常进入农家为普通民众问诊。

  刚到黄花塘的时候,根据地的生活非常艰苦,新四军首长和卫生部的领导对他的健康非常关心,想方设法改善他的生活条件。为照顾他吸烟的习惯,给他增加了几块钱的津贴,被他婉言谢绝:“我到新四军来是为了消灭法西斯,不是为了享受,大家都能过我为什么就不行呢?”平时罗生特坚持同指战员们同甘共苦,经常把自己的特殊津贴给伤员购买营养品。伤病员们非常喜欢这位国际主义战友,便用旧布条编成草鞋,送给罗大夫穿。

  因为罗生特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军部曾拟请罗生特担任卫生部长,但是他以语言不通会对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由拒绝了。将革命置于名利计较之上,这是真实而纯粹的革命家的格局与胸襟。

  1943年4月,得知罗荣桓尿血严重且查不出病因,陈毅致电中央,建议罗荣桓到新四军来,由泌尿科专家罗生特给他治病。4月20日,罗荣桓在妻子林月琴陪同下秘密到达黄花塘。罗生特检查发现,罗荣桓左右肾脏功能都不正常,其中右肾可能有病变,怀疑是恶性肿瘤,但因没有X光机,无法做进一步检查,不能贸然开刀,只好做保守治疗。一个月后,罗荣桓病情稳定,又匆匆回了山东。8月,罗荣桓病情加重,罗生特离开黄花塘赴山东为其治病,随后就留在了八路军中。

  中国不曾忘记

  1949年11月末,在中国服役了9年之久的罗生特回到奥地利,得知母亲已惨死于集中营,弟弟妹妹也都逃离了奥地利。家破人亡的他,在维也纳漂泊无依。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得知昔日的中国战友们纷纷重上前线,罗生特非常希望能回到中国,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没能如愿。1952年4月22日晚,罗生特在以色列心脏病发作,骤然去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但是,曾与罗生特并肩战斗过的新四军战友们没有忘记罗生特,受过他教导的中国学生们没有忘记罗生特,被他医治过的众多的中国士兵与民众没有忘记这个“大鼻子神医”。经历周周折折,1990年9月28日,谷牧、万毅、林月琴、沈其震、张惠新、吴之理等人联名给中央军委上交了一份报告,上面写道:“罗生特,同白求恩、柯棣华一样,是战争年代在我军卫生战线工作的国际主义战士。由于对他非常熟悉的我党我军领导人刘少奇、陈毅、罗荣桓、肖华、黄克诚、彭雪枫等均已逝世,加之过去对他未予大力宣传,致使这位曾为中国革命作出卓越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长期以来鲜为人知。”

  至此,一个曾经蒙尘的名字再一次光耀神州。2003年,罗生特百年诞辰,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伟大的奥地利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生平展”,同时举行了《中国的大时代——罗生特在华手记》中文版的发行仪式。胡锦涛同志在此书的贺函里说:“罗生特大夫从1941年到1949年间,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的光辉业绩已载入史册。他是中奥人民友谊的象征,将永远为后人所缅怀。”

  罗生特与陈毅(右)、刘少奇(左)合影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