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饭桌、红袖工作室、0511爱心家园……这一张张镇江新名片,让1+13省市党报全媒体环省行采访组感受到了小城大爱。
诚信政府一诺千金。镇江做了这样一件事:将政府向企业作出的承诺列个清单,照单排查哪些解决了,哪些没解决,然后分门别类,先易后难地逐步解决。
爱心饭桌一以贯之。在镇江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为残疾人、三无老人、失独老人开设的爱心小饭桌自2012年推出后,饭香一直延续至今。小饭桌摆了6年,桌上的菜肴也有了故事。乔九梅、杨洪珍都是残疾人的妈妈,因为孩子的关系,她们成为爱心小饭桌的大厨、洗菜工。久而久之,“九美妈妈服务团”应运而生。
古渡热肠一脉相传。西津古渡曾催生出世界上最早的民间救生机构——救生会。崇德尚爱的文化,在西津渡得到一脉相传。走在西津渡,有爱心驿站在这里设点,为游客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仪人”吴华芳发起的0511爱心家园公益服务社,两年时间开展200场教学,成立全国首支智障孩子茶艺表演队。随着西津渡公益茶馆的建立,“小茶花”们通过一技之长实现了就业。
而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标注着这座城市的民生幸福指数。“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在千年古渡,采访组的记者们分明听到了幸福的敲门声。
无锡日报记者 单红
智慧物流,
交出喜人成绩单
“前天睡了4小时,昨天睡了2小时。”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文进风尘仆仆从外地赶回来,谈项目、谋合作,浑身是劲。
一张成绩单格外喜人——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该公司视察时,公司物流平台会员1万多,总书记希望惠龙继续努力,不断寻找新的商机和发展新的商业模式。今天,惠龙会员已超过130万,会员管理单位达1730家,在线交易货值3360亿元,上缴税费3亿元,利用空驶车船运输货物减少碳排放1683万吨。
巨大发展的背后是理念创新,惠龙开创了中国无车无船主承运人的货物运输场内交易电商新模式,没有一辆货运车、一艘货运船,却成功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众多车主、船主、货主及其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上。 在惠龙信息数据中心,记者看到,数百员工正守在电脑前处理网上订单,墙上电子大屏则滚动显示着全国各地的即时交易信息。
惠龙核心秘诀在于打造互联货物在线运输“天网”和互通货物线下保障“地网”,将传统物流升级为“天地融合一张网,信息交换一朵云,货运交易一单制,全程服务一体化,走遍天下一张卡”的智慧物流产业链。如今,惠龙易通平台以全国2800个县区地网单位的物流园为场,以4万多个乡镇、街道开设的惠龙专品直销门店为站,形成了镇乡通、县区联、全国连成片的发展格局。
苏州日报记者 姚喜新
酱醋作坊,
蝶变上市公司
顶着烈日,记者来到镇江,走近“最有味道”的恒顺集团,闻醋、“吃醋”、探醋。
集团投资兴建的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专业性主题醋文化博物馆、4A级景区,包含醋史馆、老作坊、陈列馆三大主体展馆以及一个体验馆。
老作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展示了古法制醋的全过程。数十口大缸里,麦麸正在发酵,打着赤膊的工人手工翻醋醅、淋醋、煎醋,作坊门窗紧闭,没有电扇、空调,闷热无比,以保证醋的充分发酵。
这样的生产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现代化的翻醅车间。12条全自动流水线上,12只机械手上下滚动,现场只有5名工人。工作人员说,设备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台可以代替200多人工。
“天热,这个菠萝醋饮料很解渴,蜂蜜醋也不错噢。”副总经理王召祥向记者展示了多款醋饮料,记者尝了一下,果然口味独特,生津止渴。在做强、做优以食醋为核心主业的调味品板块基础上,公司开发了醋营养保健和健康饮品两大新增长点,形成了7大类、200多个产品,效益倍增。
从一个传统酱醋小作坊发展成为中国现今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食醋生产企业、全国同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恒顺集团走过了177年的历史。留住传统工艺、注重创新研发、主动转型升级,正是这家百年老店蝶变的秘密。
常州日报记者 芮伟芬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