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痴迷根雕

 

  ■通讯员 顾仕权

  “党的十九大要召开了,我心里很高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以龙为主题,刻了几件根雕表达我喜悦之情。”63岁的吉后富兴奋地介绍着他最近创作的作品。

  头发花白凌乱,身穿藏青色体恤,粗糙的大手布满裂纹,憨厚的脸庞透出一股对艺术的渴求。20年来,为了雕刻,家住金湖县陈桥镇前进村的 “农民艺人”吉后富投入了巨大精力。

  老吉说,他痴迷根雕,常常耽误下田干活,妻子难免冲他发脾气,每天一睁眼,就琢磨怎么创作。2002年起,他自费到上海、扬州、苏州、南京等地,四处参观根雕作品,研究别人的技法,然后返回老家埋头创作。只是,几年下来,老吉花了家中不少储蓄,却从未想过卖掉根雕作品赚钱。

  2008年,老吉和妻子跟着儿子来到南京。儿子本指望他换个环境能努力赚钱,不料父亲依旧埋头创作。儿子一怒之下,把老吉曾经参加展览、在艺术节上获得的证书统统扔进垃圾桶。老吉伤心得几天几夜没合眼,但同时,老吉也在反思自己,的确没有考虑家人的感受,“第四天,我想通了,也原谅了儿子。”于是,老吉开始和老婆子一道在南京的街头上卖烤红薯和摊煎饼,几年来,老吉每年能赚个几万元补贴家用,但是每天晚上10点左右回到家时,蜗居在出租的房屋中开始创作,有时为了精雕一件作品,常常琢磨到深夜一两点。

  老吉选择各种动物作为题材,因为在老家时他特别喜欢观察动物。但如今,田里、山里的野生小动物越来越少,老吉很痛心,“我想,我把它们都雕刻下来,让大家看了之后能想到保护它们。大自然需要和谐,我们要保护环境。”

  目前,老吉共创作了《十二生肖》《荷都金蛙》《各种鱼类》等300多件作品。前不久,苏州一位搞根雕的同行慕名来金湖,被他的作品所震撼,精心挑中了60件作品,出价8万购买,被老吉婉拒。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