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欣 志豪
本报讯 今年以来,涟水县住建局按照《2017年县政府为城乡居民办十件实事实施方案》的要求,共实施了6件民生实事工程,实实在在的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住房保障解民忧
住房保障工程是涟水县住建局为民办实事的常规项目。2017年,主要承担项目是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其中,棚户区改造是国家改造城镇危旧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推出的一项全国性的民心工程。今年,涟水县棚户改造任务为2000户,总投资15亿元。其中,中山西路两侧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第一批)被征收户共579户,截至目前,已签约523户,占总户数的88.9%;交房521户,占已签户数的99.6%;已拆除515户,占交房户数的98.8%。配套建设的清苑、涟苑安置小区,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临时设施搭建已全部完成。
2017年,涟水县共对18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主要包括影响居民生活的屋面、墙面渗漏,下水管道、落水管道破损不畅,道路破损,停车设施等11项内容。目前,府前安置小区、北门新村等9个老旧小区已完成改造,湖滨小区、车站安置小区、泽惠园等9个小区已进场全面施工。
市政道路功能再完善
“现在慢车道再也不是坑坑洼洼的了,我们骑电瓶车再也不用向快车道挤了,又安全,又方便,真是太好了。”家住涟水军民中心村的王先生说。据了解,炎黄大道是老城区到开发区的交通主动脉,每天到开发区企业上班的人员特别多,尤其是电瓶车的流量巨大,因为慢车道不通和破损的原因,导致上下班高峰期很多电瓶车都挤上了快车道,安全隐患特别巨大。为此,涟水住建局启动了炎黄大道(淮浦路至安东路)慢车道改造工程。目前,部分路段已经开放,宽阔平整的慢车道极大的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降低了安全隐患,缓解了交通压力。
同时,该局还投资了530万元对炎黄大道与淮海路交叉口、淮浦南路与前小街交叉口、广陵路与红日大道交叉口等7个交叉路口进行改造,在十字路口4个方向增加右转车道,通过安全岛分割,使得交通流像渠内水流一样,顺着一定的方向和路线、互不干扰地运行。改造后右转车辆不受信号灯限制,通过右转车道可提前右转,通行时间缩短了,通行能力可提高约30%。目前,七个渠化改造工程已完成混凝土道路基层、杆件基础浇筑浇筑,标志基础开挖,人行道铺装、侧平石铺设等,占整个工程总量的80%,月底即可全面通车。
公共设施便民利民
完成公共厕所建设。今年,涟水住建局急市民之急,解市民之忧,按照“小公厕,大民生”这一主题,投资600万元,在县城区范围内新改扩建公厕40座,有效解决了城区公厕数量少、分布不均匀、群众“如厕难”的问题。目前,40座公厕已经全部建成,具备条件的已经全部移交使用。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该局投资约2亿元,启动了供水规模为日产10万吨区域供水第二水厂三期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启动前期工作,工程清单及招标控制价文件正在送审计局审查,正在启动施工招标程序;厂区内临时道路及有关设施已具备,计划2019年6月底投入运营。同时,启动了东胡集,高沟等4个乡镇增压泵站建设,乡镇供水设施不断完善。目前,4个泵站的主体已基本完成。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工程。成集、前进、东胡集、高沟(扩建)等4个污水处理厂土建工作已经完成,设备正在安装,预计10月份进行设备调试运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已完成14个乡镇累计95公里。
便民工程赢得民心
今年,涟水县住建在完成民生实事的基础上,还实施了一批便民工程,一线员工,不怕苦、不言累,冲锋在施工一线,为全县人民解决身边的困难和问题,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点赞。
今年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攻坚之年,涟水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指挥部给涟水住建局下达了施划7313个停车位的任务。该局下属市政公司接到任务后,迅速从道路停车位入手,结合城区道路实际情况,战高温斗酷暑,围绕城区炎黄大道、泰山路、红日路、常青路等17条市政道路,先后投入8支队伍52个人,8辆车辆,16台划线机,8台喷油机,8台清扫机,按照施工计划,加班加点进行施工,目前已经完成了9928个停车位,超额完成任务,进一步了规范车辆停车秩序,缓解停车难、乱停车问题。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