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不改初心

 

  ■记者 宋莹莹

  清江浦区清安街道南港社区一期棚改拆迁进入收尾阶段。见到费自力时,他刚从棚改拆迁现场回来。“昨晚在指挥部等了一个多小时,吃了一个大碗面,和拆迁户谈到深夜,总算是把字签了下来。”这次,费自力自己家也在拆迁范围,他第一个签字,第一个交钥匙。

  在人们的印象中,南港社区一直是先进社区的代名词。费自力自己也获得了许多先进表彰,但在他看来,南港各项事业的发展、南港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这五年来发展成果最好的注解。

  2005年初,南港社区率先推出“民情日记”,社区13名工作人员每人一本,走组串户时,用于记录“张家长、李家短”,社区干部碰头时一“回放”,民情便大都知晓。如今,“民情日记”的升级版——民情日报APP已于去年上线。费自力掏出手机给记者展示:APP包括生活诉求、居家服务、招工信息、办事指南、居务公开、党员之家、政务解读、干部监督8个版块,涵盖了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费自力笑着说,“必须紧跟‘互联网+’的时代步伐,逐步把南港打造成一个智慧社区,让百姓生活更舒适,让服务更便捷。”过去几年间,南港社区投资50多万元建立平安南港监控平台,在32个重点交通道口和区域安装监控,实现人防加机防的双重监控。

  薛在云是南港社区的一个五保户老人,去年大年三十,费自力和社区一班人一起陪薛老太过节。“吃年夜饭的时候,我对老人说,明年您老就八十岁了,到时候我们还一起给您过生日。”在南港,80周岁以上老人过生日,社区送去蛋糕、鞭炮和禧金;中秋节、春节,为80岁以上老人送去慰问金,有特殊困难的还重点慰问;老人过世,社区送去花圈和慰问金。社区还成立了5支党员志愿者队伍:“遛遛弯”邻里守护队、“添把柴”环境呵护队、“掏心窝”家庭和谐队、“及时雨”邻里互助队、“路路通”引导咨询队。“居民的大事小情都能找他们帮忙。”

  为解决居民创业无场地等问题,南港社区在西安路工业园区兴建的1幢标准化厂房占地5515平方米,目前已有5户居民在该基地创业,其中2户经过一段时间“孵化”后到园区兴办了自己的独立企业。费自力告诉记者,3年来,社区共为私营企业解决场地问题30多个,帮助创业招工100余人,协调外地打工人员子女入学10余起。“社区共有各类个体工商户以及私营企业274户,占总户数的12%;从业人员2000余人,约占总人口25%。社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较3年前增长了110多户。”

  过去五年,南港社区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费自力自己的家庭也收获颇多:儿子、儿媳事业进步,家里喜添第三代,老房拆迁搬到新居。费自力说,自己生在南港、长在南港,还当了15年的南港书记,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父老乡亲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只要还在这个岗位上一天,就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