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张 祥 左文东
通讯员 高尚鹏
淮阴区渔沟镇是国家级重点中心镇。在大走访中,渔沟镇创新思路,以强化非公党建为突破口,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助力富民强企,充分发挥了“抓党建、促发展”的效益。
项目党支部解企业难题帮农民就业
家住淮阴区渔沟镇新民村四组的陈会,目前是闽泉纺织的一名纺织女工。去年,她从苏州回到自己的老家。“在镇里的安排下,我现在一个月在公司做工可以挣到5000到6000元,又可以照顾家人,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陈会告诉记者。像陈会这样的女工在闽泉纺织还有很多。今年6月以来,渔钩镇新招引的亿元项目闽泉纺织竣工急需熟练工人。得知此情况后,闽泉纺织项目临时党支部立即上报镇党委,并召开各村书记专题动员会,布置任务,重点向低收入户、贫困户倾斜。在对村考核上,实行“日汇报、周考核、月兑现”制度,并按职工就业数以2000元/人的标准奖励给村,作为村当年集体经济收入。企业正常营收后,每年按比参与税收分成一并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在项目临时党支部的精心帮办服务下,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目前,企业产销两旺,项目顺利如期投产达效,预计可实现年开票销售4.5亿元,入库税收600万元,为村增加集体收入20余万元,并解决低收入农户就业120余人。
“我镇在大走访中发现园区内企业招工难、镇内无技能劳动力就业难等问题,极大阻碍企业发展、农民增收。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加强现有非公企业党支部建设的同时,将关口前移,设立‘党支部+项目’,与项目实施同步。”渔沟镇党委书记胡娟娟说。该镇先后建立了浩海工贸、闽泉纺织、重大项目、园区建设等项目临时党支部,在企业与党委政府之间架起“连心桥”,使得政府更好地发挥服务企业作用。项目党支部针对企业存在的难题,通过提前发布招工信息、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将招聘向镇内贫困家庭倾斜,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劳动力。目前,已组织就业培训500人次,吸纳劳动力百余人,有效促进低收入户脱贫致富和企业良性发展。
商会党支部促非公企业“抱团”发展
位于渔钩镇卢华村的淮安九龙鞋业有限公司是该镇2011年招商引资企业,该公司在建厂初期是投资额仅为2000万元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因为体量小,想要发展壮大,缺乏资金、销路不畅,举步维艰。“我们当时资金周转困难,(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