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5 01:18:19掌上淮安热:

“活红娘”背后的男人 琴师郑炘章印象记

  “拉了一辈子琴。对于胡琴,我还是喜爱的。”面对记者,86岁的郑炘章语气平和而愉悦。然而,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藏着他与胡琴一生的缘分。年少习琴,早早在京剧班崭露头角,继而为“活红娘”操琴近三十载,退休后又为票友拉琴、为戏校学生传道授业……琴,之于他,岂止“喜爱”可以描述呢?

“活红娘”背后的男人 琴师郑炘章印象记

  缘起:世家子弟,结缘于琴

  郑炘章籍贯扬州,出生于梨园世家,早年父母都在京剧班唱戏。他从小就跟着父母,随京剧班四处表演。他说“我在家排行第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她们俩都学唱戏,我则是跟着戏班里的琴师学琴。”年少的郑炘章先后师从琴师曾祥义、王根林,实现了胡琴的启蒙和入门。

  京剧琴师在整个京剧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琴师专指拉京胡(胡琴)的主要乐师。京剧的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武场指的是锣鼓,文场指的是弦乐。在唱腔伴奏中,京胡明亮轻快,刚柔并济的音色极具穿透力,是京剧乐队中的核心乐器,担负着主奏任务,对整个“文场”伴奏情感的把握、气氛的营造、韵味的表现等等,均起着带头、引导、提携的重要作用,可称作“领头雁”、“当家人”。“作为主奏,拉京胡的人,一方面要配合鼓师,一方面要配合演员,还要靠自己手上的琴引导其他弦乐器的节奏、调子,可谓‘责任’重大。”因此,想当主奏胡琴师,并不容易。

  郑老也不例外。他从京二胡拉起,拉了好几年,才能为开场戏拉京胡。经过多年磨炼,他最终成为一名“主奏京胡师”。

  跟着戏班辗转南京、安徽等地后,1958年冬天,郑老进入泗阳京剧团。当时二十多岁的他,已经成为专为主演操琴的胡琴师。1960年,淮阴专区(现淮安市) 把几个县剧团合归一起,成立了专区京剧团,郑老因此留在了淮阴,并在这里开启了与京剧艺术大师宋长荣先生的不解之缘。

  相遇:操琴与荣,相伴三十载

  两张珍藏的泛黄老照片,重现了宋长荣先生与郑老曾经“琴瑟和鸣”的场景。“过去留下的影像很少。这两张,一张是在香港表演时拍的,一张是我们俩在讨论曲谱。”回望漫漫岁月长河,尘封的记忆重新开启。

  1962年,当时已经名声在外的宋长荣先生也回到了淮安,郑老自此专门为长荣先生拉琴。这一拉,就是近三十年,直到1993年郑老退休。

  郑老操琴几十年,演奏的剧目众多,有为长荣先生操琴的剧目,如《湖上春风》、《六塘河儿女》、《江姐》、《五岔口》、《吕布貂蝉》、《打金枝》、《贵妃醉酒》、《红娘》、《勘玉钏》、《红楼二尤》、《香罗带》、《金玉奴》、《鱼藻宫》、《花田错》、《霍小玉》、《桃花酒店》、《鸳鸯帕》、《紫钗记》等剧;也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杜鹃山》、《龙江颂》等现代样板戏。尤以为长荣先生操琴的荀派戏《红娘》蜚声业内外,八十年代初,从东北三省,到北京、上海、天津、济南、香港等地,乃至中南海。彼时,郑老携一把京胡,陪伴长荣先生走南闯北。郑老回忆说:“记得那时我们到上海演出《红娘》,受到上海人民的好评,观众如潮,连演58场,多家报纸进行了连续报道,堪称‘小剧团轰动大上海’。”京剧《红娘》作为经典剧目,不仅发行了录音磁带、唱片还拍成了电影。至今,当年演出时的空前盛况场面依然是郑老毕生难忘的记忆。

  然而,演员和伴奏之间默契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台上的短短几分钟,凝聚了演员和琴师台下不知多少昼夜的反复磨合、演练。京剧荀派唱腔吐字清晰真切,运腔柔媚,柔中有刚。善于“滑音”的运用,使曲调的旋律更加丰富,增强了跳跃感。作为琴师,郑老不仅对此把握得恰如其分,并且在长期磨合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做到旋律跳跃而不轻浮,准确到位,恰到好处。

  “要想手上‘有’,心里必须先‘有’。”郑老不仅会拉戏,自己也会唱戏。“拉胡琴,基本功要扎实,但光有琴技‘死拉’也不行。只有学会唱腔,了解词意,才能入戏、入剧情,进而把握好人物、景物的感情,真正到戏的情境中去拉琴,才能配合好演员,拉出契合有感情的琴音。”

  由于郑老不仅会拉琴,还会唱,所以在戏曲人物的把握上理解的比较到位,因此,郑老在帮助演员排练时,特别注重与演员的沟通交流,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剧中人物的感情,使唱腔和京胡伴奏达到和谐统一、浑然一体。

  86岁的郑老端出胡琴,熟练地拉了一段《霍小玉》里的曲调,行云流水,琴音悠扬,边拉边跟着唱:“叹红颜薄命。”“你看这句,谱子虽然简单,但是拉的时候要带出伤感味,这个后劲要用京胡来表现,就是手上要采用抹、柔、滑音,这在荀派戏中用得比较多。”

  平时,长荣先生经常与郑老一起探讨剧情,琢磨曲谱。排演曲牌《八板》时,有一段长荣先生拍蝴蝶的剧情,由于这段戏中演员表演动作多,音乐抑扬顿挫变化快,排了好几次都达不到完全契合,有时唱的快了,有时琴伴的慢了。郑老和长荣先生反复研究、推敲,后来,郑老提议,还是先定好乐曲节奏,让长荣先生“见机行事”。按这种方法一试,效果很好。

  文革期间,长荣先生被迫停演,两人的合作中断了几年。文革结束后,长荣先生重返舞台,郑老也再次为他操琴。这段时期,两人经过共同研究探讨,对荀派原有的唱腔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加工、修饰创新,使其更符合当下观众的欣赏要求。“比如,在唱腔上加些字、音符,使其更加自然顺耳;对‘大过门’、‘垫头’(小过门)作适当的改编,从而更加富于变化,更加厚实。”

  后话:耄耋之年,不改初心

  解放东路上的某小区,86岁的郑老在这里安享晚年。数十年过去,已至耄耋之年的他,虽然头发花白,但耳不聋、眼不花,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这可能也是得益于我常年练琴吧。”郑老打趣地说。现在的他,依然舍不下手里的那把胡琴,“现在做不到天天练,但三两天一定要摸上一次。”

  时代的洪流不断向前,宋长荣先生的艺术造诣名垂史册,但鲜有人记得为那些经典曲目默默伴奏的“幕后之人”。“伴奏,就是为演唱烘云托月、增光添彩。琴师的宗旨,就是为了戏曲服务,为演员服务。我们能在业界中有一些名声,也是全靠长荣无形中把我们带上去,‘沾了他的光’。”一直以来,郑老都不愿别人称他“名琴师”。对于自己,他的理解是“演员与琴师在工作上是主从关系,琴师不能喧宾夺主。而在与文场其他弦乐器的配合中,京胡也不可摆主琴的架子。”

  退休以后,郑老继续为淮安戏校的学员拉琴,为喜爱京剧的票友们拉琴。如今,80多岁的高龄,他还带了淮安市艺校京剧班的两个学生,小的11岁,大的13岁。几年来,在郑老的“手把手”教导下,两个不懂京剧,没摸过京胡的孩子,渐渐修得郑老的艺术精髓,开始在一些专业比赛中斩头露角。“能教一天就教一天,算是我为京剧传承奉献点余热吧。”

  郑老的老伴吴佩蓉,也是梨园世家出身,与郑老青梅竹马,还是同行,唱花旦。相伴一生,两人既是夫妻更是知己,她评价郑老说:“琴如其人。老郑一辈子钻研京胡艺术,兢兢业业,绿叶配红花,不争名不争利,就像他的琴声一样清润平和。”

  全媒体记者 何弦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