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1 17:38:05掌上淮安热:

艰苦的年代,奉献最美青春

  79岁的张石茵老师:

  心中装着爱, 把学生放心上

艰苦的年代,奉献最美青春

  “做好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要有爱!”今年79岁的张石茵老师在谈及教学经验时说。

  张石茵的老家在无锡,1961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后,支援苏北地区来到淮阴地区教研室工作。1965年来到清江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获得过市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1994年退休后被学校返聘,后又参与关工委工作。如今,张石茵依旧活跃在老年大学的讲台上。

  当时,淮阴地区的教学条件比较落后,为了把地方教学搞上去,教研室要到各个县区听课,指导教学工作。有一次,张石茵和教研室的同事们去灌云听课,听完课后接着又去灌南,但是没赶上当天最后一班的汽车。没办法,几个人连夜走到灌南,中途在张店的一所学校里寄宿,张石茵和女学生挤在一张床上。“那个时候条件非常艰苦,我们都是身上带二两粮票,换块玉米饼带着路上吃。”张石茵说,因为交通不发达,不论去什么地方,除了坐公共汽车就是靠两条腿走。她住过办公室、村民家,夜里赶路还被狗追过。

  1965年,张石茵来到清江中学担任语文老师,本着“要么不教要教一定要教好”的信念,扎实开展教学工作。那个年代,除了学习,学生还要学工、学农、学军,张石茵就像个大家长领着学生干农活、挖防空洞……一次,班里有个学生不愿意上自习课,张石茵怕他荒废了学业,坚持要求他上。这名学生就骂她:“你算什么东西,我不要你管。”张石茵义正言辞地说:“我是你老师,我要对得起我的职业。”后来这名学生当了兵,到部队后,专门写信给张石茵道歉。“只要你把爱给学生,学生总有一天会了解你的良苦用心。”张石茵说。

  恢复高考后,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随之带来的是升学的压力,但这在张石茵看来不算什么。她似乎有种魔力,无论是学习多差、多调皮的学生到她这里都能变好。因此,学校总是让她去“挽救”差班。她鼓励后进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奋力拼搏。在她的班中,很多所谓的后进学生最后都如愿以偿地进入理想的高校深造。

  “那个年代没有多少资料供学生学习,我就千方百计找来资料自己编自己印,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张石茵说,有一次,她累出了急性胃窦炎,请了一个月的假,可是没到半个月,就又回去上课了。上世纪80年代需要通过预考才可以参加高考,对那些没能通过预考的学生,张石茵免费提供辅导:“这是我的学生,帮助他们是我的本分。”

  张石茵说,对学生她是全心全意的,但是对家人,她却心有愧疚。1991年,丈夫生病在上海住院,她为了工作没法好好照顾他,没有因此请过一天假。1994年丈夫弥留之际,她依然坚守在课堂上。女儿实在忍不住了抱怨她,张石茵这才请了10天假,陪丈夫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很多年过去了,至今还有许多学生和张石茵保持着联系,他们感激她帮他们迈好了人生中关键的一步。“看到他们生活得好,对社会有所贡献,我就感到幸福。”张石茵说,她常教导年轻的教师,要淡泊明志,淡泊是不计较个人得失,明志则是要活得有价值,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如今的张石茵在淮安市老年大学任教,从事古代韵文、汉语拼音、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平日里,她还学唱歌、打木兰拳、旅游……“正所谓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要活出精彩无悔的人生。”张石茵说。

  83岁的郝宇铭老师:

  一天走80里路赴校任教 婚后半年见妻子第二面

  “这张照片是我当老师后拍的第一张照片,照片上这个男孩考上了清华大学……”昨日,得知记者要来采访,家住淮安市区北京新村、83岁的郝宇铭老师,拿出了四五本厚厚的相册,里面全是他和学生的照片,每翻到一张照片他都能回想起当时的情境,甚至还能叫出照片里许多学生的名字。看着那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记者跟随着郝宇铭的回忆,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难忘岁月……

  1952年,郝宇铭考入宝应县师范学校,从此与教师结缘。“那时候在师范学校念书很简单,是速成班,一年后我被分配到宝应县周戚庄小学。”郝宇铭回忆道,1953年,17岁的他拿着介绍信,背着背包一路摸索80里路,从天亮走到天黑,来到偏远的水乡小村周戚庄,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学校是一座破庙改的,摞起来的土块搭一废旧木板就是课桌,一把坏的锄头就是课铃,学生用一块布包起两本书就是书包。”郝宇铭依稀记得刚到周戚庄小学任教时看到的情景。

  “当时学校实行‘包干制’,我一个人包两个年级,什么科目都教,上午三节课,下午两节课。”郝宇铭说,那个年代教师资源短缺,周戚庄小学包括校长在内只有4名老师,却要教100多名学生。他每天要上五节课,政治、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全包,一天课教下来很消耗体力,会有出汗、头疼等症状。而课后长时间坐着备课、批改作业,甚至让他累出了痔疮。下午放学后,郝宇铭还要家访,全靠腿走,由于当时没有通信设备,有时到学生家里,家长不在家,他就常常等到傍晚。

  1953年年初,刚办完婚礼没几天,郝宇铭便依依不舍告别妻子,赶往学校给孩子们上课,一直等到近半年后的暑假,他才得以回家见妻子第二面。暑假结束后,他又要等到放寒假才能回来和妻子相聚。“那时候老师少,没人能帮你代班上课,周末一天时间又不够来回。所以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能少学生一节课。”郝宇铭说。

  在周戚庄小学任教两年后,郝宇铭进入高邮师范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宝应县曹甸小学和曹甸中学任教。退休后,郝宇铭和老伴跟随儿子来到淮安安度晚年。喜欢诗词和写作的他,经常在报刊、书籍上发表作品,他曾受邀担任多本刊物和书籍的编辑。如今,郝宇铭拥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等多重身份,在不同的平台上持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71岁的陈同怀老师:

  条件艰苦自制教具搞教学 骑车挨家家访6乡镇学生

  1973年,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陈同怀就定下了目标,要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努力拼搏,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从教近40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始终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悉心耕耘,认真从教,绽放出了最美丽的青春光彩。

  陈同怀是南京人,50多年前,长江大桥还未通车,他从南京坐船,辗转来到了现在的淮安市淮安区建淮乡,下乡插队劳动。初到农村的陈同怀并没有因为自己来自省城便娇生惯养,反而成了生产队里最能吃苦耐劳的人,他的工分总是遥遥领先,稳居第一。1973年,25岁的陈同怀走上了教书育人之路,被公社推荐到当时的建淮邱家学校做临时代课老师,教初中数学和化学。

  “那时候学校的条件很艰苦,没有实验室,没有实验器材,要想做化学实验,都是我们自制器材。”陈同怀回忆,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学到知识,他一有空便研究自制化学器材,在一个个寂静的夜晚,他挑灯夜战,一次次失败了,一次次重新开始……终于制成了一件件器材,很受学生欢迎。当年,他还制作算盘、自编教材,发明了属于自己的“珠算”方式,在学生之间学习传播,后来还在全县连续上了十几次公开课,轰动一时。

  在1977年12月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中,陈同怀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

  大学毕业后,陈同怀被分配到了淮安市淮安区范集中学。“下乡插队那些年的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陈同怀表示,曾经的勤勤恳恳换来的种种荣耀,使他一来到范集中学就被委以重任,直接带高三毕业班。接手高三毕业班后,为了教好学生,陈同怀时常顶着酷暑严寒,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家访,持续数月,走遍当时遍布6个乡镇的学生家,全面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1992年,陈同怀因出色的教学成绩被调到淮安中学,工作地点变了,不变的是他那始终如一的教育理念:坚持“五同”,即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

  如今,桃李满天下的71岁陈同怀,经常收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的慰问。

  70岁的丁志超老师:

  潜心教好每一个孩子 学知识学劳动两不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学会爱学生。”家住淮安市淮阴区银河湾花园小区、今年70岁的退休老师丁志超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事迹,却有着贯穿一生的对学生饱含深情的爱。几十年来,她怀着一腔赤诚,把一生奉献给了可爱的学生。

  “以前农村学校的条件很艰苦,学习用的板凳、桌子大多是学生从家里带的。”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生的学习条件,丁志超表示,和现在没法比。那时候由于农村家长教育意识淡薄,孩子们几乎没有读过学前班、幼儿园,零基础就读一年级。“很多孩子上一年级了,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丁志超说,记得1972年,她被调到老张集小学支教,由于教育水平低,不会写字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共同问题。为此,她利用一切时间不厌其烦地教他们。“其中有一个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弱,我便用粉笔一笔一画地带着他写,直到他会写。”丁志超说,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她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丁志超还教学生劳动知识。每逢秋天,她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一起去生产队拾棉花、栽油菜,参加义务劳动,让学生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教育他们珍惜每一粒粮食。

  后来,丁志超从老张集小学调到王营镇小学,从那之后,她一直担任重点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年年都是班主任,每周至少要上12节课。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是一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她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丁志超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下班,她总是趴在办公桌前批改学生作业。“那时候,我虽然是数学老师,但我会让学生每天交一篇日记。”作为班主任的丁志超,想通过阅读学生日记的方式更多地去了解学生。“每到教师节,孩子们都会亲手制作卡片送给我。”丁志超回忆道,每张卡片她都会认真阅读。

  “我时常去福利院义务给孩子们讲课。”丁志超说,她从不会因为福利院的孩子接受能力弱而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她教过很多福利院的孩子,如今时常有学生来看望她。在她看来,作为一名老师,能被学生挂念,是一件幸福的事。

  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 陆春涛 韩雅惠 王夏禹 张金宇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