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6 08:59:18 新淮安网综合整理 热:

走村入户听淮安百姓点赞高铁

随着高铁横贯境内,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徐杨乡福康村迎来大规模搬迁:为了支持高铁建设,74户村民10天内全部搬迁,赶在春节前住上新房;不少搬迁的村民看中高铁站附近的商机,正谋划着做点相关营生;还有一些村民,在畅想高铁开到家门口后的美好生活。

昨天上午,晚报记者来到福康村,零距离感受紧张有序的高铁施工现场,面对面倾听村民们如何点赞高铁。

●“高铁来了,我住上了新房子”

搬离老平房,住上新楼房,204平方米换来242平方米,还拿到一笔可观的补偿款;进了城,找了一份月薪3000多元的工作,用土地换了社保,养老有了保障。生活的变化,让徐杨乡福康村朱寿乔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年前我就搬进新房了,在新家里过了年,很开心!”朱寿乔说。

朱寿乔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福康村,世代以务农为生。“去年10月,村干部说连淮扬镇高铁要从我们这儿过,征地拆迁公告出来后,我早早地签了协议,拿了两套新房,一个3楼,一个8楼,都是我自己选的。”朱寿乔告诉淮海晚报记者,新家周围银行、商场等各种配套设施十分齐全,自己也从村民变成了市民,感觉心情都不一样了。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省道237东侧、京沪高速西侧的施工区域,中铁四局的施工队已经恢复了施工。望着眼前一大片平整的土地,朱寿乔颇感慨地说:“高铁是造福子孙的,老家这块地以后更红火!”

●“高铁来了,商机也跟着来”

和朱寿乔一样高兴的还有老邻居朱正营,望着近在眼前的京沪高速公路,他说将来在家门口就能坐高铁去北京、上海。

朱达荣之所以关心北京、上海,是因为他读研究生的儿子经常在这几个城市跑。“3月初,他就要和导师去北京了,淮安有了高铁以后,他无论在哪儿工作,不管他回家还是我们去看他,都很方便。”朱达荣说,他看报纸上说,高铁建成后,能形成一个“123”出行圈:去南京1小时,上海2小时,北京3小时,“很期待啊!”

40多岁的朱正营是一名瓦工,但谈吐间淮海晚报记者感受到,他很关心时事,尤其是淮安的大事。“市里正在规划建设的高铁新区,距离福康村只有2公里,将来一定跟着受益。其他不说,道路、景观等基础设施肯定会有大提升。乘高铁新区建设东风,我还能做点生意。你看,大学城、富士康就是眼前的例子,有了人气,做什么生意都能把日子过好。”

●“高铁来了,环境会更好”

徐杨乡福康村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项目征地拆迁的主战场,村委会委员朱达荣告诉记者,自拆迁公告发布,到房屋土地的评估,再到村民签字选房仅用了10天。做了10多年的村委会委员,朱达荣已经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地块拆迁工作,高铁项目拆迁之顺利、速度之快,让他切实感受到老百姓对高铁的支持与期盼。

记者了解到,自连淮扬镇淮安段第一桩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顺利开钻以来,现已成功开钻2300根桩,每天有近60台机械全天候无障碍施工,其速度和效率领跑全线。

据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办主任肖劲松介绍,此次征地拆迁工作坚持“一个政策、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本铁账”的原则,对拆迁政策、丈量结果、安置人口、安置房源、算账过程等九项内容全部公开,绝不让第一个签订协议的少得一分,也绝不让最后一个签订协议的多占一毫。“每拆迁一户,所有的材料信息都全部上墙公示。”肖劲松说,整个征地拆迁过程中没有任何遮掩,真正实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同时,高铁项目启动后,沿线的道路、绿化和村容村貌提升都会提上日程,村庄大环境会越来越好。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康村走访期间,淮海晚报记者真切地感受到百姓支持高铁、拥抱高铁的热情,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连淮扬镇高铁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他们也坚信,高铁会让生活更美好。(记者 江安 郭婧 通讯员 周飞 王贺)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