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7 21:03:54江淮网热:

记淮安市苏嘴镇一心村卫生室优秀乡村医生顾立秀

  新淮安网(www.xhuaian.com)2月7日讯:新年伊始,春寒料峭。早春二月的清晨,刚下了场雪,相约去苏嘴镇一心村卫生室采访坚守在农村基层一线的优秀乡村医生顾立秀。

  清晨,路上没什么行人;偶有车辆经过在雪地上吱呀地发出声响压出痕迹。放眼远处走来一个老妇人,头发几近花白,脸上留有农村妇女长年辛劳烙下的岁月皱纹。只见她抿着嘴,低着头,顶着风雪快步前行至卫生室。她动作麻利地脱下外衣,换上工作服白大褂,随手打开电脑与盛满药器和医疗器具的药橱柜子,一丝不苟地开始了迎接病人患者的准备工作。这位农村妇女名叫顾立秀,今年68岁,是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乡村医生。早到了本该退休年纪的她,仍然坚持每天早晨7点准时出现在村卫生室。今年是顾立秀从医的第45个年头。45年,她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忙碌着,在简陋的诊室内,在乡间泥泞或尘土飞扬的小路上,在为慢病患者上门随访服务的乡亲们家里,总能看到她为乡亲们进行慢病随访、测量血压血糖、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宣传以及诊病、打针、拿药的姿态,总能看到她行色匆匆的身影。每每有人问起她都这把年纪了,儿女都已成家立业且在外面发展都挺优秀的。还这么辛苦为了啥?她说:“之所以坚持这份工作,不为别的;只为了乡亲们那期待的眼神与信赖的目光。”这句话顾医生时常挂在嘴过,多年来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在这平凡辛劳中坚守,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言行。

  “乡村医生”原叫“赤脚医生”,是上世纪“文革”期间出现的名词,主要是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这是一支庞大的农村医疗队伍,他们忙碌活跃在农村最基层一线,支撑着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主要承担着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卫生监督、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任务,为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保障。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实现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目标,使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乡村医生虽然谈不上是卫生系统正式的医生,但乡亲们离不开他们。顾立秀就是这支庞大队伍中的一员。顾立秀于1970年高中毕业,当时国家正处“文革”期间,没有恢复高考,由于学习优秀,政治上要求进步,通过村里推荐,经过一定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1977年冬天,她和中国570万考生一样走进了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却因村里爱惜她这个唯一的高中生人才而坚决不予放行。她错过了人生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当时顾立秀很痛苦,无奈中的她转念一想,既然上不成大学,那么就继续干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不错。毕竟,在那个年代,村医也算是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刚做村医时,看到曾经的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里上班工作、结婚生子、生活条件优越,年轻的顾立秀多少有些心有不甘,她暗暗鼓励自己:立足农村好好干,过得也不会比别人差。基层农村卫生工作千头万绪,一心村常住人口2997人,748户;她不仅为本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同时,而且还独自一人承担着诸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等十二大类四十五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面广量大,纷繁复杂、一年四季忙不停。

  2011年乡村医生实行电脑办公信息化管理,时年61岁的顾立秀面对电脑成了新时代的“文盲”;她一筹莫展,她既不会拼音打字也不会五笔字型,最后在子女的点拨下为她买来了电脑手写板。经过三个月的手写电脑输入,为全村700多户近3000人全部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全村377名高血压、78名糖尿病、7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名麻风病患者,其中谁有药物过敏史、谁随访未遇、谁随访控制不满意需要加强随访、谁去向哪里需要跟踪电话联系,她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

  在她刚做村医没几年时,有次在对一个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进行青霉素皮试,发生了速发型过敏反应。“我差点就害死了一条人命!”想到那件事,顾医生非常激动,不停地抹眼泪,胸口起伏着,久久不能平复情绪。见到病人过敏反应如此迅速如此严重,她突想到,在镇卫生院培训学习时培训老师讲过现场急救处理药物过敏的方法。她之前在卫生室急救箱里备着这两种救命药物——盐酸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一个激灵,她马上找出这两种药给病人注射。命悬一线的病人,总算逃过一劫。顾医生松了口气,却心有余悸地大哭了一场。回到家中,她谁也不见,好多天不出门。陆续有人上门求诊,也都被她坚决拒绝。这次眼睁睁就要发生的医疗事故,给她留下很大的心理阴影,她甚至觉得自己再也没勇气为别人看病。过了好几天,随着上门求诊的人越来越多,在大家的不断规劝下,她的心结才慢慢解开,平复了心绪,终于同意复出坐诊又回到了卫生室。虽然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想起这件事仍然会觉得很十分后怕。但她暗下决心,医术上一定要“有底气”这件事并没有让她放弃村医这份事业,她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村医的身份。乡村医生虽然只培训了短短一年,却要对全村人的生命负责。之前粗浅的医学知识摄取,在严肃的生命面前,便沦为了三脚猫功夫和不负责任的态度。于是,她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成为在医术上有底气的乡村医生。事实证明,她做到了。为了避免医疗事故发生,从那之后,区里镇里,只要哪里有关于村医医学讲座或培训,她都积极参加,为此还买来许多医学书籍学习。遇有不懂的问题,利用休息时间,到镇卫生院请教学习,积极参加村医学习、培训、观摩,丰富临床经验。通过努力,医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加之服务态度好,越来越受到村民的喜爱,这也更加坚定了她一生奉献乡村医生事业的信念。农村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是随时的,村民白天上卫生室看病,晚上遇到头疼脑热的,大多去卫生室找她。无论多晚,无论天气条件多差,她都从无怨言,及时出诊。1982年夏季的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她在卫生室得知,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由于胎盘羊水过多,生命危在旦夕。她马上赶过去,抱起婴儿就口对口地实施人工呼吸,把婴儿口腔的羊水吸净,婴儿终于转危为安。

  2005年,儿女都在上海从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工作;先后都在上海买房成家,儿女们都要求她按时退休去上海养老。因为她热爱乡村医生这个平凡而高尚的工作,舍不得朝夕相处爱她敬她的乡亲们。尽管每个月仅有几百元的工资,但她还是在乡村卫生室坚守下来,这一干又是12个年头。还是独自一人撑起全村生命健康的保障伞。如今,已过耳顺之年的顾立秀幸福而知足,儿女和老伴也更加理解与支持她的工作了,日子过得简单有序。在坚持并热爱服务了一辈子的村医工作中,村民的信任一直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不求回报的付出以及高尚的医德,也使得顾立秀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落个“好人缘”的口碑;成为十里八村有名的“口碑医生”。一个村卫生室加一个村医,撑起了全村人生命健康的保护伞。顾立秀,作为守护健康的使者,也更加坚守自己的责任、珍惜和村民们长期培养起来的感情。谈到对未来的希望,顾立秀说:“只要身体许可,村民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能坚持一天是一天。”采访临近结束,顾立秀说,送完我们到村口后她还得赶忙回到卫生室上班。因为,如果前来就诊的乡亲找不到她会很着急的。雪白的大地上,留下顾医生渐渐远去的脚印。(通讯员 葛顺彬 )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