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6 23:35:11江淮网热:

我市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稳步推进

  日前,记者了解到,我市积极探索后申遗时代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新模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运河功能延续与现代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互同并进,古老的运河筑就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文化底色,以全新的姿态生动诠释着淮安城市的文化特质。

  坚持高位协调,传承留驻城市文化记忆。我市运河遗产点种类多样、状态复杂、体量不一,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位于城区。我市正在开展《淮安市文物保护条例》制定工作,规范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保护与管理成为其重要内容,在条例中明确大运河沿线所有建设项目一律按照规划实施,并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所有项目不得破坏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须维护大运河周边的景观和历史风貌,履行相关法定报批程序。同时,组织力量对运河沿线地下文化遗存进行排查勘测,新确定清江督造船厂、移风闸等9处遗迹分布区。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开发中,发现板闸遗址、清江浦古城墙遗址,立即叫停建设项目,经批准实施抢救性考古发掘,揭示了古码头、古河道、古闸坝等多种类型遗迹,均得到有效保护。

  保护利用并举,挖掘彰显运河城市风采。为了传承运河文化、建设现代文明,我市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保护基础上,突出规划引领,有序合理利用,真正让运河扮靓城市、让市民亲近运河。为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展示运河文化价值,围绕重要节点保护,与东南大学建设设计研究院、苏州计成文物建筑研究设计院等合作,编制了板闸遗址保护方案、北门城墙遗址保护展示方案、里运河博物馆群展示系统概念设计、淮安运河公共艺术策划方案等6个专项规划方案。按照“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连续三年将运河节点维修及环境整治列入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完成码头镇古运河河道岸线整治、人行步道铺设,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高堰段石工墙展示和周边环境提升项目,全面改善运河遗址及其周边的整体环境。为了客观真实地展示运河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历史生态,突出“游运河、品遗产、赏风光”主题,开通水上游线,串联榷关等沿线文化遗存,再现漕运繁华景象,为广大市民打造休闲娱乐空间。

  突出宣传展示,生动诠释城市文化特质。为了让广大市民和游客直观感受传统文化、亲近运河遗存,创新解读方式,展示城市特质,再现文化魅力。我市与中国文物学会、省水利厅、中国水科院等共同举办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论坛,邀请张廷皓等知名运河专家举办专题报告会,深入研讨加强活态、线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的路径。挖掘整理大运河史料,编写《淮安里运河(故事篇)》、《淮安里运河(名胜篇)》、《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论坛文集》等一批丛书,为运河文化研究提供鲜活的史料素材。集中实施清江大闸历史文化片区清江浦记忆馆、皇家敕建名人馆等布展工程,丰富提升运河展馆文化内涵,通过编制清口水利枢纽、洪泽湖大堤3D动漫,实施惠济祠沙盘复原、遗产点标志说明牌等系列解读工程,客观再现了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记者 左文东)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