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7 21:53:56江淮网热:

寻访周恩来在新疆石河子的活动踪迹丨戈壁绿洲总理情

  戈壁建新城,石河子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屯垦戍边的见证。1965年7月,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归来途经新疆,特意视察了石河子垦区。他看到垦区良田棋布,渠道纵横,林带葱郁,工厂林立,非常高兴,热情称赞军垦战士和支边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表了“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重要讲话,勉励大家和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疆而奋斗。石河子人对总理怀有深切的爱戴和崇敬之情,先后修建了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纪念馆,将总理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上。

寻访周恩来在新疆石河子的活动踪迹丨戈壁绿洲总理情

  ◎一次视察 音容笑貌永留心间

  “周总理从我面前走过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精神很好。那年周总理65岁了,但看着很年轻,走路很轻快。”11月2日,76岁的石河子市广播电视局原副总编辑高炯干对采访团说,1965年7月5日,在石河子子午路上欢迎周总理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那天中午,晴空万里,子午路旁,人山人海,等待着人民的好总理。“我当时24岁,是石河子石化厂的一名工人,还是农八师机关报的优秀通讯员。因出身不好,工厂不允许我加入欢迎队伍。但我很想见周总理,便找到农八师宣教科,经同意后以优秀通讯员的身份走进了欢迎行列中。”高炯干回忆说,十二点多钟,有人欢呼“总理来了”,随之,鼓声起红旗扬。他看见一辆黑色的汽车在离子午路还有五六十米的地方停下,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下了车,朝他们健步走来,微笑着向欢迎的群众招手致意。人群喊“总理辛苦了”,周总理报以“同志们辛苦了!”人群喊“总理好”,周总理也热情地回应“同志们好”。千万双眼睛随着周总理的身影前移,一直目送到他步入招待所。

  稍事休息后,周总理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第一站是兵团农八师石河子总场。该场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立的首批国营农场之一,场部在北泉镇。时任石河子总场科技中心副主任潘宝欣后来在接受高炯干采访时,讲述了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视察葡萄园时的情景。

  在葡萄园中,周总理指着一块标牌上的话问:“1964年葡萄总产量6万斤,1965年计划总产量11万斤,接近翻一番,请问,能不能达到?是不是搞浮夸呀?”园林技术员魏志洲汇报说:“今年葡萄已进入盛果期,只要整好枝,加强管理,产量可以翻一番,不是浮夸。”周总理点点头,舒心地笑了。随后,他又指着一串葡萄用商量的口气问道:“我们是远道而来的,能不能让我们尝尝?”魏志洲选了一串葡萄摘下来递给周总理:“还不成熟。”总理尝了一粒,分一小枝给后面的陈毅副总理。这时,陈毅已摘一串在手,吃了一粒,说:“啊,酸的!”总理用纸扇轻轻敲了陈毅一下:“主人说了,不成熟嘛,浪费了!”

  离开葡萄园,周总理乘坐的汽车驶入一片田间林带,在这里亲切接见杨永青、卓爱玲等12名上海籍支边青年。5天后,杨永青告诉高炯干,周总理和他们谈生活,谈工作,谈理想,一一询问姓名、年龄、思想、家庭、文化学习等方面情况。周总理又问每个人的家庭出身。当问到卓爱玲时,性格活泼的她却羞羞答答地回答:“我出生在资产阶级家庭里。”周总理亲切地对她说:“我的出身和历史比你们都复杂。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和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都要看他现在的表现和立场。一个人出身不能选择,但前途是可以选择的。只要能同原来的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向组织交代清楚存在的社会关系,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不断地在实践中改造自己,就会有光明前途。”

  将近半小时的一楼瞻仰厅结束后,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又去视察棉田的机械化作业,然后到八一毛纺厂看望当班工人。当晚,周总理又赶到兵团农学院与全体师生见面,并和群众一起联欢,石河子总场的全国机务标兵侯正元也在联欢人群中。“总理平易近人,和大家亲切地交谈,还和在场的人跳舞,每个人都照顾到了。”侯正元回忆道。

  第二天上午,周总理和来自垦区各地的劳模、干部、军垦战士、知识青年和服务人员合影前,还一一亲切握手。侯正元至今保存着一张周总理和他握手的照片,他骄傲地说:“总理和我握手的时间比其他人长一点,摄影师才拍下了这张照片。”

  周总理视察后的一个月,即1965年8月,组织上就将高炯干调到石河子总场宣传科,从事他梦寐以求的新闻宣传工作。他说,自己是周总理“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指示的第一批受益者。“出生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的著名讲话,后来通过媒体报道传遍祖国大地,全国知青深受鼓舞。

  ◎一座丰碑 矗立在石河子人的心里

  周总理何时再来视察?石河子总场各族人民年年盼、月月盼、天天盼,但因周总理国务太忙而未能如愿。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一四五团(石河子总场)的干部群众在周总理接见上海支边青年的林带里召开了追悼会。这年9月的一天,杨永青还向前来视察的一四五团团长文克孝建议,在周总理接见他们的地方修建一座永久性纪念物。文克孝闻言,高兴地握住她的手说:“你的建议太好了,我举双手赞同。”关于修建周总理纪念物的建议,经团党委研究后,将纪念物确定为纪念碑,并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1977年春,开工奠基。同年7月1日,一座当今世上绝无仅有的周恩来总理纪念碑落成。

  11月2日,在石河子日报同仁的陪同下,采访团来到位于北泉镇北泉路旁的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管理处,高大的正方形立柱碑体映入眼帘。“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纪念碑正面的十二个钢铸贴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碑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碑身高7.8米,象征着周总理享年78岁;碑文高6.7米,象征着周总理1965年视察石河子总场时为67岁;纪念碑瞻仰平台四周的红地砖铺面8.1米,象征着‘八一’南昌起义。”解说员雷蕾介绍说,碑的北面为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节,碑身背面为中共一四五团委员会题纪,碑的南面是周总理视察石河子的题词手迹。

  当年,兴建周总理纪念碑的消息传开,要求参加建碑义务劳动的申请书像雪花一样汇集到筹备组。建碑的序幕拉开后,义务劳动的人们在工余时间挖地基,手上打了泡,用手帕包住继续挖;有的乘坐拖拉机,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冰水,到河里捡石头;有的帮助工人挑浆,有的使劲地磨水磨石预制件。到了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把组织施工的同志难为坏了。让大家同时干,工程质量没有保证;不让干,群众热爱总理的深情厚谊又无法拒绝。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最后决定:技术性强的活让专业技术工人干;技术性不强的活,让大家轮着干。每个人都为自己能亲手参与建造总理纪念碑感到兴奋。

  在建碑的过程中,来自亚洲、非洲、美洲、澳洲的国际友人到石河子参观访问时,也自愿参加劳动。据统计,总共不下百十人次。来到石河子总场的朝鲜通讯社访华团,还亲手在周总理纪念碑前种下两株长青不老的苍松。

  据介绍,松树是曾被周总理接见的上海支边青年亓毓纯带队从阜康县天池林场运回石河子的。解说员雷蕾指着如今已经3米多高的松树说,它们背后也有感人的故事。

  原来,按照设计要求,碑座和广场的花池内,要栽上四季常青的松柏。一位从外地来参加义务劳动的专家说,只有生长在天池对面阳坡上的樟子松才能适应石河子的气候。亓毓纯带队接受了买树苗的任务,带着干粮赶到阜康县天池林场去挖几棵樟子松。“林业局规定,不论任何人,松树的幼林谁也不准挖。”。林场的维吾尔干部热哈曼断然拒绝了亓毓纯的请求。亓毓纯赶紧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热哈曼这才打开紧锁的眉头,笑着说:“要把松树栽到总理纪念碑前,那太好了,我一千个支持、一万个支持。”林场领导听了热哈曼的报告后,同意让亓毓纯挑树,并说:“树苗不能收钱,作为我们林场为修建周总理纪念碑的贡献。”

  周总理纪念碑管理处主任王喜春介绍说,周总理纪念碑是军垦新城的骄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浓缩了丰富的军垦文化,是老一辈兵团军垦战士的写照。周总理纪念碑建立以来,先后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内和世界各国的来宾前来瞻仰,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每年清明、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国内外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已经成为石河子、新疆甚至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本大“书” 书写怀念之情

  如今,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已扩展成一个纪念园。纪念碑正东40米的“西部丰碑”铜雕,高8.5米,宽6.6米,正面是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和新疆各族人民在一起,背面刻着新疆特产。纪念碑北侧30米处,矗立着一座宏伟建筑——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外形像一本展开的书,一座山峰跃然纸上。“寓意周恩来‘功业如山’。”解说员雷蕾介绍道。

  一楼瞻仰厅内,周总理汉白玉坐像面容端详,凝视远方。雷蕾说,坐像高3.5米,象征周总理生日;宽1.8米,象征着周总理的离世日子。坐像背后是天山雪峰、青松和绿色草原,象征着周恩来的光辉形象如巍巍天山,举世共仰。上方是蓝天白云,寓意清朗乾坤,明媚中国,感恩总理,照亮未来。厅内四根立柱上刻着周总理的经典形象和题词手迹,象征着周总理的历史地位、伟大作用如中流砥柱。

  二楼展厅分三个部分:情系新疆、光辉一生和永远丰碑,通过图片、文字以及有关文物,分别介绍了周总理于1965年视察新疆和兵团工业、农业、教育等行业并接见各族干部、劳模和群众的感人活动,周总理的非凡革命生涯,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前来瞻仰的盛况。

  今年68岁的石河子总场原宣传科长魏赋光,曾是纪念馆筹建小组的成员。在陪同采访团参观纪念馆时,他看着一件件珍贵的资料和文物,感慨地说,很多都是筹备组工作人员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远赴北京、淮安、上海、南京等周恩来总理当年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征集而来。

  1994年8月10日,周恩来总理纪念馆正式开馆,年轻的程言荣来到这里工作。23年来,她对周总理的了解越发深刻。“你看这块总理用过的毛巾,是用戴过的旧口罩缝补过。总理说,我们国家还很穷,有的地方的人还吃不饱穿不暖呢,毛巾就是擦掉手上的土,补上了一样很柔软。他可是一国的总理啊!”她说,自己在讲解中,有时不知不觉就被感动得落泪,花了妆容,“作为讲解员这是不礼貌的,但真的无法控制住内心对总理的情感”。

  程言荣接待的无数参观者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总理的崇敬之情。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人在纪念馆内,在周总理逝世时所用的照片前,双腿跪地,向总理遗像磕头。“即使是家人去世多年后,感情都会慢慢变淡,但大家对总理的感情依然炽热。这是人民从心里怀念他。”

  在周恩来总理纪念馆这本“书”外,石河子人还用自己的言行表达着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之情,书写着更大的一部书。

  石河子总场政工办副主任李慧灵至今仍记得,周总理诞辰100周年时,她带领3名石河子初中生去上海参加“我心中的周总理”全国演讲比赛的一幕幕。“当时正值春运,卧票买不到,只有站票。3天3夜的行程,孩子们受得了吗?但他们说,站着也要去参赛。”李慧灵回忆说,3名孩子虽然旅途劳顿,但在比赛中表现非常好,“孩子们在演讲中表露出的对总理的深厚感情,感动得评委眼含热泪。其中一名孩子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另外两名获得了优秀奖。”

  1998年,高炯干根据周恩来总理当年视察石河子创作的广播剧《周总理在葡萄园》在全国众多电台播放,这一“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获得了中国广播剧二等奖。“有的朋友问我,您从事新闻工作四十余年,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周总理在葡萄园》。”高炯干说,因为创作该剧是他多年的心愿和梦想,是用心写成的。

  一座新城 兵团人用血汗凝成

  1949年12月5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者而外,应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借以协同全国人民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建设。”“人民解放军参加生产,不是临时的,应当从长期建设观点出发。而其重点,则在于以劳动增加社会和国家财富。”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向新疆部队发布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命令,动员11万名指战员在天山南北、戈壁荒滩安营扎寨,屯垦种田,创建军垦农场。

  1950年,王震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军垦第一犁”,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就此拉开大幕。茫茫荒原上红旗招展,人头攒动,铁锄翻飞,车来人往。到处都在披荆斩棘,垦荒造田;荷镢扶犁,挖掘渠道;修路架桥,植树造林……当年,这些辛勤生产出来的粮油,足够新疆部队吃半年以上。

  1954年10月,中央正式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设在石河子。兵团属于军队序列编制,受军队和地方双重领导。如今,石河子市实行的是一种特殊的管理体制——“师市合一”。石河子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第八师的所在地,八师和石河子市是一个党委,市委书记同时也是八师的政委、党委书记,市长也是八师的师长。所有的部门既是八师的部门也是石河子市的部门,既隶属于兵团,也有完整的城市功能。

  上世纪50年代,为了让石河子新城发展得更快更好,王震亲自前往上海,请求陈毅市长给予大力支援。随后,大批上海知青和文艺体育、科研人员,热烈响应号召奔赴石河子。杨永青和300多名团员知识青年,就是1964年6月30日从上海登上了西行列车,来到石河子的。

  石河子的上海人比重大了,城市文化、商贸以及穿衣打扮、日常生活方式,到处充满浓厚的海派气氛。因此,当地人称誉石河子是“戈壁滩上的小上海”。

  改革开放后,石河子人在老一辈军垦创始人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前进。如今,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石河子成为一座诸多“名片”加身的军垦之城,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戈壁绿洲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