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12:05:58江淮网热:

又一处历史文化景区!“乾隆御诗碑”安家在淮安这个地方…

  15日上午,家住淮阴区市民李先生来电称:

  在淮阴区古淮河风光带张纯如纪念馆的西边不远处,几名工人正在修建一个凉亭,亭中竖着一块高近3米的大石碑,这个碑看起来有些破旧,因为被保护纸包裹所以看不清是什么碑,但听工作人说这是“乾隆御碑”,而且是“真家伙”,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

  我们也很好奇,如果是真的,那这块碑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实地探访:

  15日上午,记者来到淮阴区古淮河风光带,找到了这个正在兴建的凉亭。

又一处历史文化景区!“乾隆御诗碑”安家在淮安这个地方…

  记者看到,这个凉亭已经基本上修建完毕,亭中间碑也已经立好,但被一层厚厚的保护纸包裹着,三四名工人正在对亭周围的绿化和步道进行扫尾工作,现场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这个亭估计还要三四天时间才能全部完工。

又一处历史文化景区!“乾隆御诗碑”安家在淮安这个地方…

  查询了相关资料后,按照碑身上的“乾隆辛未春”即是乾隆十六年,也就是1751年,那这块碑就应该有267岁“高龄”了。

  不过有市民好奇,

  这碑究竟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

  那么这个碑又有怎样的历史呢?

  真碑!该碑系“乾隆阅中河御诗碑”

  为此,记者联系到了淮阴区博物馆的何馆长。

  他告诉记者,这块碑确实是真碑,全称应该叫“杨庄乾隆阅中河御诗碑”。

  “这块碑现在是市级保护文物,是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期间为开中运河而作的御诗碑。2012年淮阴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正好盐河航道‘五改三’淮阴段工程,这块御碑才有幸被发现,得已重见天日。”不过在出土时,这块碑只有一座碑身,没有发现碑额和碑座,而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块碑的碑额和碑座竟收藏在淮安市博物馆院内,“也巧了,后来在淮安市博物馆院内发现的碑额和碑座,估计是之前先被发现的,结果一经测量,和这个碑身正好吻合,就是原配。”

  何馆长介绍说,这块御诗碑碑身高1.86米,宽0.85米,厚0.24米,碑上龙纹图案及四面诗文虽然经历200多年岁月,但依然比较清晰,保存比较完好,这块碑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在清康乾时期治河、导淮、济运研究的重要历史见证,对确定淮安在清代中国漕运史上的地位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267年风雨“御诗碑”曾几度失而复得

  这块碑历经了坎坷,能重现“江湖”,实属不易。

  记者了解到,“杨庄乾隆阅中河御诗碑”原是建在杨庄中运河岸边的龙亭内,亭内有三块康熙、乾隆御碑,后因洪水、战乱和年久失修,龙亭几次毁坏,亭内御碑几度失而复得。

  民国十二年,也就是1923年,时任运河上游坐办的万立钰重修杨庄龙亭,直到抗日战争期间龙亭再次被毁,石碑也不知所踪,1958年开挖淮沭新河时此碑又现,后被当地群众埋入盐河南岸,“这一埋就又是54年,直到2012年又被发现,后存于王营镇人民政府院内,2016年10月运至淮阴区博物馆保管。”何馆长介绍道,“不过还有个插曲,之前提到的万立钰还是我们周恩来总理的八舅呢。”

  到了2017年,淮阴区人民政府争取资金,承建御碑保护展示工程。最终御碑选址在风景秀丽的古淮河畔淮阴区博物馆院内,“现在我们将它建亭保护,将其打造成为一处历史文化景区,不仅保护了大运河沿线的重要文物遗迹,更向群众直观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何馆长介绍说。

  市民很快就可以在古淮河畔一睹御碑风采了。

  (记者:王磊)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