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7 23:23:07江淮网热:

城南村:大运河边新乡村

  “城南村虽然地处清江浦区,与闹市区隔条大运河相望,却是真二八经的农村,最开始的时候,几乎全部是农业农村户口,旱厕、泥土路这些农村元素一样不少。2005年左右,逐渐开始开发,村民们相继搬进了楼房,开上了私家车。”村民们这样回忆他们的进城之路。

  在城南村采访,得约好村民,不然根本分不清谁是农村人,谁是城里人。“对,对,我们是城南村人。”一帮正在排练广场舞的大妈们语气中满是自豪感。

城南村:大运河边新乡村

  城南村北临京杭大运河,东至淮海南路,西与北京南路相邻,南至柴米河红旗河交界处,共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2600人。

  1996年退伍后就进入村委会的胡永建是城南村变迁发展的亲历见证人。当时的城南村,一家一户,土房、瓦房、平房,不多的楼房,房前屋后都是菜园子,每到夏天蚊虫飞舞,每到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村民们遇到事情往往意气用事。

  村里五组的地块上,需要架高压线。一户村民知道后坚决不给高压线经过他家地块上空,带着本家族的人到村干部的家门口表示不满。正值盛夏,蚊虫特别多,人实在受不了,他们带着蚊香也要来。村干部们苦口婆心,“架高压线是国家大事,是经过科学论证的,我们都应该支持。如果我们违法的话,有法律制裁我们。你们也岁数大了,蚊子又多,快点回去吧。”村干部们一边劝,一边倒水递茶,后来村民慢慢自个想通了。

  “村民们其实很可爱,他想不通的事情,跟你吵跟你闹,一旦想通了,又跟你竖大拇指,夸你夸得不得了。大家相处得就像一家人。” 胡永建如今已是村支部书记,他说在村里干事情,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刚住进商品房时,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一时半会改不过来。有的人甚至把粪桶带进商品房,摆在楼道里。为的是去找一些边边角角的地块,依然忘不了种地的习惯。

  怎样让村民转变为市民,怎样让村民们生活环境改善后,生活习惯跟上生活方式的变化。村委会费尽心思地组织一些参与度高的公益活动,小广场、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等,相继投入使用。

  1954年出生的吴忠兰老师退休后,被聘为村关工委主任,每月都组织2次公益活动。植树节,他们发动村民们义务植树;文明城市创建,他们发动孩子们回家动员家长一起参与志愿者活动。村民们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崇德向善的风气越来越浓。

  土地换社保,每个人都会争着为自己,有时候还会争得面红耳赤。今年春节期间,城南村一组讨论土地换社保的事情。大家一致同意按照年龄往后排,年龄大的先来,年龄小的往后排,并且挨家挨户签字确认,让人挠头的事情就这样水到渠成般地顺利解决。

  “村里每位60岁以上老人,每月100元生活费。从当初的农村合作医疗到现在的医保,都是村里负责。”胡永建介绍说。

  正是点点滴滴的为民办实事,城南村先后获得省卫生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5项省级荣誉和市文明村等6项市级荣誉。

  2017年6月份,村里有了崭新的1200多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群众有什么需求,中心就提供什么服务。除了篮球场、舞蹈室等群众活动场所,还设有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党组织的旗帜在村里高高飘扬。

  全媒体记者 杨尚/文 王昊/图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