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2 17:09:45江淮网热:

守护白马湖,这个人有点厉害……

  白马湖风光旖旎,万顷湖面碧波荡漾,湖中散布着99个岛屿,旖旎的风光吸引着八方来客。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些美景背后,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守护神”,张士光就是其中之一。

守护白马湖,这个人有点厉害……

  “张主任,今天天气不错来家里坐坐喝杯茶啊?”“张主任,来尝尝我刚包的饺子,特别鲜!”……白马湖畔,每个遇到张士光的人都热情地打招呼。“以前渔民只要一看到我们,就赶我们走,什么泼脏水啊、讲难听话……都遇到过,可现在啊,大家见面就跟朋友一样,打打招呼、拉拉家常,亲近得不得了。”张士光笑着说。

  2013年初,张士光加入当时的白马湖综合执法办,对整个湖区进行综合治理,不管是维持秩序、清理垃圾,还是拆除违建、违规养殖等,都免不了和渔民打交道。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项工作,就是退渔还湖,“绝大多数渔民常年生活在船上,以捕鱼养鱼为生,要退渔还湖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肯定会受到他们强烈的反对。”张士光说。

  据了解,2010 年淮安就决策启动白马湖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退渔还湖等工程,涉及周边 1 万多养殖户和农民,其中专业渔民就有 3000 多人。然而,几年下来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于是,2013年10月,淮安又吹响了白马湖退渔还湖攻坚号角,势必要彻底解决这一历史难题。

  由于渔民不理解,清理工作难度很大。“最极端的就是在湖面拦着,要么不让作业船进去,要么让你有去无回。”那个时候,张士光一心扑在工作上,基本上就住在湖区,每天都往渔民家里跑,有些要跑几十次才能把工作做通,“渔民白天不在家,我们只能晚上过去才能碰到人,而且渔民住的比较分散,我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张士光回忆道。

  由于长期和渔民打交道,张士光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就是“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解百家难”,和渔民做知心朋友。在他看来,很多渔民由于文化层次不高,对政府的政策没办法完全理解吸收,但他们大都天性纯朴并且性情直爽,只要注重沟通交流的方法,好好地和他们讲道理、摆事实,渔民的工作并不难做。

  张士光告诉记者,过去,白马湖由于水面过度开发,网越围越多,水草越来越少,养殖户成本不断增加,而成品鱼的质量却越来越差,渔民的收入也是直线下降。与此同时,白马湖的生态环境变差也直接影响到了渔民的生活质量,不少渔民表示,怀念白马湖以前碧波荡漾的样子。随着一项项生态治理工作落实到位,白马湖水质逐步改善,渔民尝到了退渔还湖的甜头。

  “大部分渔民切身感受到了退渔还湖的好处,他们自然也就答应了上岸。”张士光介绍道,当时大部分渔民工作都做完了,就只剩下最大,也是最难的一户。“他有460亩的水面,每年的收入十分可观,加上他前期投入很大,让他退渔难度特别大。”经过多次走访,张士光得知自己和这户渔民都是泗阳人,便试着和这位老乡交起了朋友。经过近一个月的交心,张士光得知他不愿退渔的主要原因是和当地的矛盾没能妥善解决,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怨气,抵抗情绪自然强烈。于是,张士光以此为突破点,积极奔走帮助他解决问题,多方协调挽回部分损失。看到张士光如此热心地帮忙,这户渔民最终答应了退渔上岸,这也意味着历时一年多的退渔还湖攻坚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为了给渔民更多安全感,除了湖面补贴,政府还通过公共财政支出,将855户共 3319 名专业渔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社保体系,现在很多60岁以上的渔民每月都领到了千余元的养老金。此外,白马湖内所有入驻项目,在签订合作时,都要加一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当地用工”的条款。对就业比较困难的渔民,当地政府沿湖按区域成立了10家渔业合作社,安排他们在非禁捕期参与捕捞。“最让我值得骄傲的就是当时我们对渔民的承诺都兑现了,看到他们一个个安居幸福的笑脸,我特别满足。”张士光骄傲地说。

  如今,这位曾经的白马湖综合管理大队副队长又有了新任务——参与白马湖上游中小河道花河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偶尔,家人也会埋怨他“卖”给了单位,甚至抱病也不下火线,但张士光总是说:“我是老党员了,共产党员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总觉得,只有单位好了,我们脸上才有光,只有白马湖好了,我们淮安的生态才能出彩!”

  全媒体记者 孔雪 通讯员 张弢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