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9 07:55:03掌上淮安热:

心中有账,终身不忘!88岁老人偿还69年前救命粮

  “这是我还清的最后一笔欠账,这下也就心安了!”6月8日,家住淮安区马甸镇88岁老人杨志民拿出本子,将顾家300斤稻谷这笔账划掉,长嘘了一口气。

心中有账,终身不忘!88岁老人偿还69年前救命粮

  6月5日上午8时许,双脚不便的杨志民从镇上雇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坐在两袋大米之上,来到镇上顾勤文小卖部,颤巍巍地爬下车,对老板顾勤文说:“这笔账,我欠了你家69年,今天一定得还!”听完杨志民一席话,74岁的顾勤文一脸茫然。

  “你这不是为难我吗?我无功不受禄,你又不欠我的,我怎么能无缘无故收你的大米?”顾勤文摊着双手说道。

  “不是欠你的,是欠你父亲的呀,他不在了,我不还给你们吗?”杨志民说。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就是欠我父亲的,我们也不能要!再说我们弟兄几个,再怎么也不缺这点大米!”两位老人一个坚决要给,一个坚决不收,争得面红耳赤。当时在场的淮安区马甸镇老年协会会长王乃炎向记者还原了当时“争吵”的场景。

  原来,杨志民口中的这笔账,还得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说起。

  1940年,在杨志民叔父杨中育介绍下,顾勤文的父亲顾正福来到马甸马涵洞桥头开杂货店,因为诚信经营,生意做得很红火。1949年春天,正是下秧季节,由于前一年收成不好,杨志民家中青黄不接,一粒米、一粒种都没有,家里面临揭不开锅的窘境。

  顾正福知道后,为了报答杨家曾经的帮助,立刻送去300斤稻谷,并表示不用偿还。

  “我们一家六口人,靠这300斤稻谷渡过了难关。今天,我把300斤稻谷机成280斤大米还给你,千万别推辞!”杨志民告诉记者,顾正福在世的时候,他曾经要偿还稻米,被顾正福拒绝了。

  因此,在杨志民一再坚持下,顾勤文代表过世的父亲,勉强收下这两袋大米。

  这些年,国家政策福利越来越好,杨志民的生活也宽裕了起来,他将几十年来欠下乡亲的13笔账,包括大米、稻谷、油票、粮票等通过实物的方式一一进行偿还。

  “人生的价值,不能亏欠,只能奉献。从小我的祖母、母亲一直这样教育我,这是我的家风,不能忘。”杨志民说。

  王乃炎还透露,过去,杨志民生活并不富裕,但他还不忘贡献自己的力量。1990年,我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第十一届亚运会,杨志民捐款800元;1991年,杨志民又为正在筹建的周恩来纪念馆捐款500元;1991年6月,盱眙县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杨志民又从牙缝中挤出100斤粮票和100元捐给了灾民。

  全媒体记者 何渊 胡凌轩

  全媒体编辑 蒋斌

  通讯员 范兆车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