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志在报国

 

  ■ 怀侨 董珊

  提起北美华人色谱学会(CACA)这个名字,可能国内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但成立至今,这个位于美国的华人组织已经拥有了超过1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色谱专业成员。

  北美华人色谱学会(CACA)是一个成立于2008年的非营利学术组织,工作领域涵盖食品、制药、环境检测、体育等多个行业。CACA会员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北美地区。由于会员所在地域较为分散,北美华人色谱学会主要通过一年一度的Pittcon会议和两年一度的HPLC会议组织相关活动。

  对于2016年7月上任的新一届CACA主席骆初平博士来说,在色谱方面的职业经历,是一个从“使用者”到“制造者”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边学边干”的历程。

  骆初平出生于南闸镇太兴村,成长在白马湖畔。1979年,作为文革后的第一次教育系统的改革,淮安县在全县范围内选拔优秀学生到淮安县中学学习。骆初平有幸入选,进入当时的初三(3)班学习。一年后,骆初平参加淮阴地区统考,被江苏省淮阴中学录取,开始了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1983年,骆初平被南京大学化学系录取,从此开始了他追寻科学的历程。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并获学士学位,1990年获南京大学化学硕士学位。同年由德高望重的戴安邦院士推荐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由徐光宪院士主持的稀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1993年开始攻读在职博士,师从黄春晖院士,进行稀土材料和新型富勒烯材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质等方面的研究,1996年获博士学位。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光电转换的机理,骆初平决定出国深造。

  1997年,骆初平获日本文部省资助,作为外籍教员加入位于仙台的日本东北大学伊藤攻教授研究组,从事纳秒瞬态光化学方面的研究。1999年,他加入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玛利亚大学的美国能源部实验室,从事纳秒与皮秒瞬态光化学、新型光电材料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2000年加入位于华盛顿的乔治城大学化学系华尔士教授的研究室,从事有机光化学、有机溶胶及高分子材料等溶剂笼对化学反应机理影响、新型有机溶胶材料在石油采油等方面的研究。在近10年的科研过程中,骆初平发表了80多篇科研论文,并在材料科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骆初平的研究工作涉及无机材料、有机合成、物化、高分子材料及分析化学的诸多方面,他现在的研究涉及了无机和高分子材料及其表面修饰以及这些材料在色谱分离等方面的应用等等。

  2005年,骆初平加盟美国Sepax Technologies公司,从事各类色谱柱产品的研发工作,市场化的主要产品有各类离子交换色谱柱、体积排除色谱柱、糖类分子分析柱及毛细管电泳产品等等。他于2007年出任该公司的生产主管,并负责用户技术支持和营销技术支持,组建在常州、苏州的相应部门等等。2010年,骆初平进入Waters公司的超临界色谱技术研发部门,担任首席科学家,获两项专利。2016年,他加入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y并担任高级资深科学家,领导色谱新产品开发。

  自2008年北美华人色谱学会成立伊始,骆初平就一直在为学会的发展壮大而努力,能够有机会为自己的同胞服务可以说是他出任学会主席的原因。“服务同胞,携手共进”一直是骆初平的坚定信念。有鉴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在美华人公司的市场营销需要,骆初平联系同行业的诸多同仁,力推成立华人学会,以便能够帮助初到美国的华人学者适应美国文化,帮助华人企业更好地推广其产品。经过三年多的酝酿,北美华人色谱学会成立,为了进一步达到交流合作的目的,骆初平于2015年发起并组织了网络讲座。2016年,骆初平开始兼任北美华人色谱学会主席,在此期间,他通过举办讲座等致力于与国内的专家学者开展交流合作。

  色谱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析化学学科,其研究热点与不同行业对分析和分离的需求密切相关。对于国内与西方的色谱学的研究方面,骆初平认为不是“差距”而是“差别”。他曾经走访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实验室,以及上海、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天津、石家庄等十几所政府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印象最深的是国内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并不比国外的差,一些实力强的实验室的仪器甚至要好于很多国外实验室。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海归及本土培养的色谱技术专家也弥补了曾经的断层。但是,如前所述,色谱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如果制药产业还是以小分子药物为主,很难想象有多少动力去发展生物大分子分析分离的技术。

  北美华人色谱学会自成立伊始,就得到了国内分析化学,特别是色谱科学方面的著名教授们的大力支持。骆初平希望继续与国内学术界和业界加强合作,把在国外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与国内的同仁分享,共同促进色谱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线上的技术交流讲座,还是线下的“职业发展论坛”、“交流晚宴”,包括每年“青年科学家奖”及“优秀学生奖”的设立与评选,这些对于需要同时兼顾工作与家庭的人来说,付出的时间与心血都不言而喻,但骆初平却已经坚持了近十年。学术交流、促进就业,北美华人色谱学会影响的不仅仅是留美学者和学生,还通过实地走访、网络会议等多种交流形式积极参与到国内“色谱圈”内。 

  作为淮安人,骆初平也一直在寻找能够为家乡服务的契合点,希望能够在人才培养、企业服务等等方面为家乡的发展尽一点力。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