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陈师镇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产业富民

 

  ■ 房成东

  本报讯 今年以来,陈师镇认真落实市、县产业富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镇情,结合实际,选准突破口,采取“四动”措施,全力加大产业富民力度,着力推进全镇的脱攻坚工作。

  自我发动。该镇坚持“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换脑”的工作理念,通过深入村组调查研究、集中培训座谈、入户宣传走访,引导群众围绕“一亩三分地”,跳出延续多年的传统种植模式,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要我致富为我要致富”,变低收入户从“等靠要”到“内生动力”的转换。广泛动员农户,因户制宜,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项目。对缺资金的贫困户,积极申报产业扶贫资金,充分调动了农户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全镇大众致富创业氛围日渐浓烈。

  示范推动。依托2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等载体,积极实施“企业+合作社+大户+贫困户”战略,以发展特色种植业为抓手,通过“一村一品”、“一户一策”,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朱楼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镇村两级因势利导,积极扶持该村农户发展蔬菜种植业。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3500亩,建成蔬菜合作社8家以及一个特色蔬菜栽培创意农场,全村从事规模蔬菜种植达120户。为解决蔬菜销售问题,由镇牵头,与淮安李龙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销售合作关系,1至10月份,全村蔬菜销售额达到7000余万元。尹荡村通过考察调研,选择以种植杭白菊为产业的壮村富民项目。今年,村集体种植杭白菊230亩,已全部上市。该村计划从明年起,发动全村1000余户农户种植杭白菊,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推动致富步伐的加快。同心村以种植苔韭为产业发展方向,今年全村苔韭种植达到1200亩,人均增收1500元。柿元村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全村414户村民中有168户开设网店,1082名居民中有613人从事电子商务及相关工作,今年荣获“全省电子商务示范村”,电商产业已成为该村农户致富的主要渠道。

  龙头带动。该镇充分发挥镇域内机场、高铁、高速等交通优势,以种植万亩中药材为主引擎,全力打造“中医药养生小镇”,推进全镇富民步伐的加快。通过努力,目前,已成功签约19个中草药种植项目,流转土地10000亩。近期,芍药、白术、瓜蒌等中草药种植已陆续展开。通过“中医药养生小镇”的龙头打造,将带动全镇8个村实现集体增收、2000余户实现致富目标。

  服务驱动。为保证已形成的产业不断壮大,该镇十分注重抓好服务工作。尹荡、同心、柿元等村,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全力为产业壮大提供服务。尹荡村“菊花支部”的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杭白菊种植,并开展对农户种植杭白菊的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拓展销售渠道。为消除“中医药养生小镇”项目区内种植中草药老板的顾虑,该镇从三个方面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技术服务。由镇政府牵头,与国内相关中医药种植培训机构达成产学研协议,为项目区内种植中草药单位及时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二是劳务保障。以吸纳低收入户为主要对象,成立了10个劳务公司,为种植中草药单位提供劳力服务,彻底解决了各类中草药种植户用工问题;三是销售服务。对接国内外各大中医药销售商以及相关机构,开展与种植户零距离对接,畅通销售渠道,满足种植户销售需求。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水连、头堡等11个村32公里的村级道路实施扩宽提档,极大地改善农户的运输出行。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是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我们将进一步撸起袖子加油干,突出壮村富民、强镇富民这一导向,加大富民产业的培植与打造,让全镇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陈师镇党委书记左鹏如是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