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优质特色强内涵 跨越发展谱华章

 

  ■ 赵守兵

  12月8日-9日,《江苏教育》2017年度“苏派名校联盟”大会在扬中市实验小学召开,会上举行了第十二届江苏省“杏坛杯·素质教育”征文评比获奖教师颁奖仪式。省清中有6名教师获奖。会议同期举办了苏派名校长高层论坛,省清江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陈欣作了题为《优质特色内涵跨越发展华章》的专题发言,并与与会专家同行交流互动。

  在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的关心支持下,清江中学于2012年加入“苏派名校联盟”,在这一高端教育平台的引领下,学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精心实施“师表工程”“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教育教学连年取得丰硕成果。 

  规范过程管理 落实教师培育举措

  为促进学校跨越发展,清江中学聚焦学校品质的提升,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规范,教育教学效益不断提高。学校连续组织四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连续组织五届校园“四十佳”(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最受学生尊敬的教职工、最受教师欣赏的中学生、最受师生敬佩的学生家长)评选活动。每年“五四”期间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开展“青蓝工程”示范课展示活动。每年教师节期间举行庆祝表彰大会,授予教龄满三十年的一线教师“功勋教师”称号,表彰“青蓝工程”优秀结对教师。创新开展主题教研活动,邀请《江苏教育》平台专家、省教研室高中各学科教研员学科教师现场交流,提升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全员阅读 丰厚师生文化底蕴

  在全校6000名师生中着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浓郁氛围,实施“1116全员阅读工程”,提倡“每人每月读一本,全校每月六千本”,努力用阅读充实师生的精神世界,充分发挥经典书籍和优秀刊物对全体师生的引领作用。 

  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每年为每位教职工购买12本图书,补助图书经费,建好学校图书馆、年级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校园图书展览、演讲比赛、师生征文等活动。成立“清心致远”教师读书会,举行教师读书沙龙。征订并用好《江苏教育》杂志与《江苏教育报》等,推进师生从中汲取营养,提升素质。邀请孙绍振教授、主持人敬一丹、作家叶兆言等来校讲学。

  加大培训力度 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着眼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强化对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的指导。学校每年暑期都举行校本培训活动,先后邀请杨九俊、成尚荣、孙孔懿、张俊平、吴永军、谭顶良等省内外教育教学研究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创造条件开展高端培训,先后选派100多位老师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参加培训。注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的培养,每年选派数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2013年与2017年学校两次承办省“杏坛杯”赛课活动,先后承办多学科省送培到市、全省教师优课观摩与评比等活动。落实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管理,加大名师队伍培养力度,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步伐,持续参加“杏坛杯”赛课活动,共有12名青年教师获奖。先后培养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4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市学科带头人和市中青年骨干教师78人。

  夯实科研基础 提升教师研究水平

  坚持科研兴校,积极改革教研活动方式,在活动效益上下功夫。学校建立学科教研中心,每周定人、定时、定点、定专题,组织开展教研组活动。加强校际交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与外地知名中学建立校际命题、联考活动,有计划地进行教学交流和相关主题研讨活动。充分利用好现有教育教学教研,积极利用微格教室开展上课评课活动,开展实时教研。结合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实施“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建立学科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多年来,《江苏教育》为学校提供了科研与展示的舞台,该校师生有多篇论文在《江苏教育》发表,近百名师生在《江苏教育》等刊物组织的论文评比、作文竞赛中获得佳绩。

  聚焦内涵发展 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发展办学特色,赢得家长的普遍赞誉和社会的高度评价。2011年,获评省首批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学校。2013年,承办全国校园健身项目展示活动。2014年,在全省首开先河,进行普通高中“国防班”办学试点。2016年,荣获省首批“书香校园”示范学校称号。2017年,学校“‘小水珠 大情怀’精准志愿服务平台建设”获评省首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2013年以来,江苏省清江中学高考成绩实现“五年五大步,一年增一百”,从2013年文化类二本达线500人,到2017年突破1000人大关,连年取得新突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