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每当读到这段话,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我工作和生活的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这所全市最大的医院里,我们的医者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守候、默默地奉献。抢救、诊疗、护理,无论是在条件优越的淮安一院,还是在环境恶劣的南美圭亚那,一幕幕紧张熟悉的场景,一张张坚毅睿智的的面庞,诠释着健康卫士坚定的信念,践行着国际主义的精神,他们用无言的行动,滋润着患者的心田,诉说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大爱。
“女儿,爸爸回来了。”今年6月,我市组建的支援圭亚那医疗队圆满完成了任务,36岁的眼科博士李晓峰回到家里,迫不及待地抱起自己从未谋面的女儿,可是女儿却“哇”的一声哭了,扭过头去拿妈妈的手机,嘴里喊着“爸爸,爸爸”,钢铁一般的汉子潸然泪下。原来,李晓峰奔赴圭亚那时,他的妻子刚刚怀孕六个多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晓峰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万里之外南美洲的土地。从此,一个在地球的这一边,一个在地球的那一边。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只能通过手机视频诉说对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在女儿幼小的心灵里,住着一个“手机爸爸”。也许这个爸爸不太称职,可就是这位不称职的爸爸,却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圭亚那救治了无数眼疾患者,被当地人称为“光明天使”,多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
束晓明,中国支援圭亚那第12期医疗队队员,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圭亚那,是一个传染病高发的国家,尤其是艾滋,束主任用无畏的勇气和精湛的医术为无数家庭迎来了新的生命。央视曾报道她成功抢救一个因生育引起三次大出血的女孩的故事。事后,女孩的家人带着礼金去感谢束主任,被她婉言谢绝。然而,今年4月,连续做了数十个小时手术的她,累倒在手术床边。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先进的医疗条件,在队员们的精心照顾下,病情刚有好转,她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大家劝她多休息几天,她说:“这里需要我,我们是带着党的嘱托、国家的使命而来,重任在肩,心里着急啊!”
是的,他们只是千千万万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医务工作者中普通的一员。多少次踏碎了一轮圆月,多少回扛走了满天星辰,经历了多少次工作与亲情、友情、爱情的考验,又背负了多少回对亲人无言的愧疚……但他们无怨无悔、始终如一。
中国支援圭亚那第12期医疗队队长、淮安市首届最美医生陈连华主任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圭亚那医疗队驻地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队员们心中时刻想到的是为党旗增色、为国旗争光,虽然和祖国相隔万里之遥,但是我们心系党,心系祖国,这里的临时党支部,就是我们战斗的堡垒,力量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正是怀着信仰和理想,以自己的文明、廉洁、规范、诚信,打造着德技双馨,书写着热情奉献,锤炼着医者仁心,铸就着新时代的健康卫士!
(一等奖获得者:市第一人民医院 戴启雪)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