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西奇
2017年12月26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国土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维护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购房贷款权益,但记多地仍旧存在公积金贷款难的问题。
开发商拒绝或变相拒绝消费者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并非个别地方的个别现象。购房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不招开发商待见,当然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其一,经过多轮的政策调控之后,刚需族购买潜力被充分释放,房子不愁卖不出去;其二,公积金放款慢,一等就是好几个月时间,开发商耗不起;其三,公积金贷款程序繁杂,需要提交大量资料申报审核,开发商不愿意浪费精力;其四,出于互惠互利目的,为合作银行多揽客户就能争取更多贷款,开发商有自己小算盘。
众所周知,相较于商业贷款而言,利率低是公积金贷款的一大优势。两种贷款方式,究竟能省下多少钱,有媒体算了一笔账:以北京为例,目前首套房主流商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以公积金贷款上限120万计算,公积金贷款与首套房25年期限的商业贷款相比,月供可节省1442元,贷款25年可减少利息支出43.28万元。这对资金不充裕的刚需族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即可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由此可见,公积金贷款在购房贷款中是必选项,而不是备选项。开发商对公积金贷款说“不”,无疑侵犯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更增加了他们的还贷压力。作为监管部门,必须对开发商的违规行为进行纠正,以保证购房者和刚需族能享受到公积金贷款的润泽。
此次,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针对积存多年的老毛病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比如,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或抵押登记手续,加强对受托银行的业务考核,要求相关部门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办理信息共享机制,提出要加大联合惩戒力度,明确缴存职工可通过热线投诉举报等等。疏堵结合治理,刚柔相济出招,能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关键在落实。
多地仍旧存在公积金贷款难的问题,恰恰说明落实力度打了折,尤其是对违规开发商的处理不够严肃。试想,如果对限制、阻挠、拒绝使用公积金贷款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违规情节严重或拒不整改的做到公开曝光坚决拉黑,开发商还敢在贷款方式上厚此薄彼吗?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