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说过:“金钱只能用于满足私欲,并且常常被其拥有者滥用。”所以他到普林斯顿大学时只要求3000美元的薪水,但被校方以“太低”为由拒绝,最终他以17000美元妥协。
不过,如果你据此认为爱因斯坦是个不善理财的“天然呆”,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曾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让几千美元的股票升值到25万美元。
马克思
1864年,马克思在伦敦做研究工作,经济一直比较拮据。一次,他获得了一笔600英镑的遗赠,他便用这笔钱来投资股票,一共赚取了约400英镑的净利润。
马克思的股票操作非常谨慎,他在英国刚颁布《股份公司法》的时候,分批购买英国股票,之后耐心等待市场变化,在股格上升一段时间后,又迅速清仓。
牛顿
牛顿不仅是近代经典力学的开山祖师,还曾任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他平生唯一一次炒股,就经历了如同2015年中国股市这样的股灾……
1720年4月,牛顿投入约7000英镑购买了英国南海公司的股票,仅两个月的时间股价便翻了一番,随后他便将股票全部卖出。但到了7月份,股票又继续增值了8倍,这让牛顿悔不当初,他随之决定加大投入,最终巨亏2万英镑,这可相当于造币厂厂长十年薪水啊。
丘吉尔
1929年,刚刚卸去英国财政大臣之职的丘吉尔来到美国,受到了投机大师巴鲁克的盛情款待。
参观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后,在美国股民的热情召唤下,丘吉尔决定投入10万美元玩玩股票。不幸的是,1929年美国股灾和金融危机爆发,到10月24日,丘吉尔就亏损了所有本金。那天晚上,巴鲁克邀请50名财界领袖一起吃晚饭时,戏称丘吉尔为“我们的朋友和前百万富翁”。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在其短篇小说《傻头傻脑的威尔逊》中有一句名言:“10月,这是炒股最危险的月份。其他危险的月份有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
那么,马克·吐温自己又是如何投资的呢?他曾迫于还债的压力而希望在股市中大捞一笔,屡战屡败;曾热衷于投资各类新生事物,结果也接连的失败。在马克·吐温发下“永远不在新奇玩意儿上浪费金钱”的毒誓后,一位名叫贝尔的年轻人登门造访,让他投资一个怪模怪样的新装置。告诉他,只需500美元就有一大笔股份回报。当时,马克·吐温忍着泪拒绝了!然而,贝尔胳膊下夹着的那个“新奇玩意儿”——叫“电话”!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