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让、研、善、尚”,学在海门

 

  ■涟水县杨口中学 井伊康

  海门,江海门户,是近代中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故里。曾无数次地听领导、同行说起:江苏是中国教育的高地,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海门,尤其是海门的基础教育更是蜚声全国。2017年12月18日--22日在在涟水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带着憧憬和敬佩的心情,我有幸在海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

  我们初中组一行八人被安排在海门市实验初中进行学习。这所学校2002年顺势而生,2010年因势而为,改制成公办学校。实验初中一直秉持“实验”的使命,承载 “青春”的重托,不忘初心,一心向学,形成着鲜明的“向学文化”。从“每月一事”的开展,到“完美教室的打造”,从教师“教学叙事”的推进到学生“学程单”的落实,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学校在新教育理念之下的规范治校、精细管理、“和学”文化,诠释着让教师和学生幸福成长的教育真谛。

  让学课堂是一种智慧

  课堂是学生出发的地方,也是教师驰向成长的高速路口。课堂的关键无非是理顺教与学的关系。成剑峰校长深谙其中的内蕴。他们在多年的课堂改革实践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话语,那就是“让学”。所谓“让学”,就是“让而有序,学而生慧,慧而成能”。“让而有序”指“让”的过程具有目的性、条理性、动态性、系列性;“学而生慧”就是在学习中智慧的驱动、智慧的碰撞、智慧的生成、智慧的展示;“慧而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让”是教师位置的变化,重心的转移;“让”是教师巧妙的诱导、耐心的等待;“让”是学生思维的激励、人文的渗透。“让”不仅是“让时间”“让空间”,而且主要是操作上的“让机会”、情感上的“让精彩”。“让学”课堂,形式上是“让”,本质上是“学”。教师的退让是为了学生的积极向上。“让学”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智慧。

  研学教师是一种情怀

  在新教育理念引领下,海门市实验初中似乎已经牵住了老师的“牛鼻子”。实验就是研究,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研学”教师。“三专”是海门市实验初中教师的特色。专业阅读,让教师们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成校长明白,没有教师对于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于是,教师们阅读教育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专业写作,让教师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全校教师自觉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随笔,记录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专业发展共同体,让教师们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同一教研组,或者是本校的、校际的以及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让实验初中的教师们找到了“尺码相同的人”,他们一起品师德、增师能、长师识,一大批“研学”教师,带着教育这份情怀走的更远。

  善学学子是一种幸福

  “不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教给学生带得走的知识”这是刚进实验初中大门时成校长对我们介绍的一句话。学校工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初中学校的正中央站立的永远是初中学生。成剑峰校长学习心得带领全校教师,立足于初中生的立场,致力于走进初中生的世界,倾力于破译初中生的善学密码。因此,实验初中的孩子们没有沉重的书包、做不完的作业、厚厚的眼镜片,也没有一脸的疲倦、沧桑、考试失利的痛苦和烦恼,而是少男少女们青春的活力、渴望学习的专注和生命拔节的声响!这种善学的一往情深来自于“尚学文化”的春风秋雨、冬藏夏晒。在实验初中渡过初中生活,对于这些学子来说无疑是一种人生的幸福。

  尚学校园是一种文化

  21日,在学校杨建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实验中学新校区。浓浓的民国风充斥着整个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红黑为主基调的的教学楼,沉稳大气又不失现代感,而窗明几净的教室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好的环境,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子触摸屏。此外,宽阔的操场让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运动健身之处,干净整洁的食堂和宿舍让学生们有了一个悠闲舒适的休息之所,处处洋溢着尚学的氛围。

  学无边,知无涯。短短的五天时间让我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接下来的发展路径,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要思考的管理走向和行动策略。在学习的道路上,我愿永远做一名前行者。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