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改革引领 创新驱动 整合提升

 

  ■通讯员 孙太康 记者 季明稳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2017年底,我市正式印发《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园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全市开发园区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助推跨越发展。

  具体来看,《方案》共分推进开发园区整合提升、开展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开展行政审批改革、创新投资促进机制、开展建设运营机制改革、改革考核评价办法、强化保障措施等7个大类18个方面的内容。《方案》通篇突出改革、创新整合等主题,举措更加具体务实。

  从改革方面看,《方案》从提高审批效能、区域能评改革、区域环评改革等方面为开发园区行政审批改革指明了方向。其中,《方案》指出,所在地县区政务办(行政审批局)要确保开发园区率先实现“企业3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5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的“3550”目标,进一步优化园区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同时,《方案》从创新运营方式、优化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加快开发园区开展建设运营机制改革。

  从创新方面看,创新投资促进机制是开发园区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方案》从三个方面进行推进。一是完善政策体系。支持各开发园区在法定权限范围内,根据项目投资额、亩均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等,因地制宜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广泛运用集群招商、专题招商、板块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与国内外专业招商机构合作等方式方法,支持试点招商外包。三是配强招商队伍。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建设高素质招商引资专业队伍;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深度融合,通过引进产业高端人才和招商能人,以人才生项目,以项目带人才,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方案还就推进开发园区整合提升提出具体意见,要求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主体,对管辖区域相邻或相近、规模相对偏小的产业集聚区、乡镇工业集中区,按照“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原则进行空间整合和产业融合,解决产业集聚区小散乱和产业结构雷同现象。同时,推进整合后的开发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等多规融合,统筹开发园区内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载体平台建设、城镇建设等;构建开发园区专业投资促进机构,负责整合后统一协调服务,统一名称对外宣传推介、统一招商方案策划,统一安排招商项目选址等。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