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小饭桌”乱象或将根治

 

  “小饭桌”

  乱象或将根治

  清江浦区市场管理局集中约谈30多家无证餐饮代伙点

  ■记者 金义旻 通讯员 徐吉 李路

  遍布在城区大大小小的代伙点,虽说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孩子中午吃饭、午休的问题,但因普遍存在着卫生环境差、无证经营、食品安全有隐患等诟病,一直是广大家长关注的热点。如何才能消除食品安全“顽疾”,进行合法化改造?

  近日,清江浦区市场监管局淮中分局向辖区内30多家民办教育机构无证餐饮代伙点进行集体约谈,全市首创将无证经营的代伙点与专业配餐机构对接合作的全新监管模式,并试点向全区推广。

  约谈什么?

  要求限期整改

  10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了约谈会的现场,该局相关工作人员向现场的民办教育机构无证餐饮代伙点经营者进行了行政约谈,并要求限期整改。

  记者了解到,此次参会的有一半以上都是民办幼儿园,其余的是民办教育机构。在登记的供餐人数上,有一半以上都是二三十人的小代伙点,只有为数不多的两三家供餐人数接近或超过了百人。

  相关公证人员还告知餐饮代伙点经营者们无证经营的后果和处罚依据。“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法规,处罚非常严格,怕是绝大多数代伙点都承受不起。”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食品安全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将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用房性质导致

  不能办证

  为何无证?

  “其实,我们早就想身份合法化。”参会的一位代伙点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但由于用房的性质,是小区里面的住房而非商业用房,所以无法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随后,记者也从该局相关工作人员口中得到证实。“的确如此,正是因为用房的性质,导致了无法办证。”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相关法律因素导致的。

  然而,代伙点有市场的刚性需求,多数零散的存在于小区里和学校周边,“光靠我们执法部门强行关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真的是无计可施。”在他们看来,这些代伙点就像是不定时炸弹一样,迫切需要监管。

  如何破解?

  试点“代伙点+资质配餐机构”

  会上,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代伙点特点,提出了3条整改方案。对于已有商业用房的代伙点,建议他们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证照公示、员工卫生、采购储存、加工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整改。“比如员工是否有健康证、是否有食品安全管理员证;是否到有资质的经销商处购买商品,采购食品、原材料、添加剂等是否索证索票等等。”

  对于没有商业用房的无证经营者,就是那些散布在小区里、学校周边的代伙点,建议要么尽快租门面房,然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整改;要么与有资质的专业配餐机构对接合作。

  这里所谓的对接合作,就是这些无证经营的代伙点每天所需要的饭菜,由专业的配餐机构来提供。目前清江浦区就有一家专业的配餐企业,是集采购、检测、加工、配送为一体的高标准智能化中央厨房和净菜加工配送中心,“由这里生产出来的食品,是安全放心的。”

  “坦白说,有很多代伙点就餐人数也就一二十人,整改是需要资金投入的,尤其是还要租门面房,确实是一笔不少的投入。”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通过与专业的配餐机构合作,既保障了广大学生的食品安全,又让代伙点得以生存从而取得双赢。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